发病时间:不清楚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补充说明: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a******W 2015-10-09 14:49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黄疸型肝炎是感染肝病病毒后的一种分型,是某些肝炎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疾病,可以理解为是肝炎疾病的一种症状。肝炎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会因为肝细胞受损而出现胆红素高的现象,胆红素高则会引起黄疸症状,此时就会就可以说是黄疸型肝炎。举个例子:感染乙肝病毒后如果免疫系统积极进行清除病毒应答,无论病毒是否会清除都会导致肝细胞死亡,肝细胞死亡则会引起胆红素高,所以乙肝患者会出现黄疸的症状。通过以上了解您是否明白了什么是黄疸型肝炎。中医在治疗黄疸型肝炎方面效果也不错。中医认为,黄疸型肝炎是由于肝胆受损所引起的,因此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必须充清热利湿入手。根据阳黄、阴黄、急黄区别治疗,阳黄必须从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入手治疗,而阴黄可以从健脾和胃、温化寒湿方面入手治疗,而急黄则应从清热解毒凉血、利湿开窍方面入手治疗。
2015-10-09 14:47
举报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亦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一分钟胆红素低于3.4μmol/L。治疗措施;有溶血时行脾切除,术后溶血可纠正,但高胆红素血症仍持续存在
2015-10-09 14:47
举报向医生提问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新生儿多
典型症状: 病理性黄疸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巩膜黄染 胆红素升高
临床检查: 病理性黄疸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巩膜黄染 胆红素升高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恩替卡韦分散片
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
全身给药 慢性乙型肝炎 :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岁)代偿性肝病患者,患者的血清HBsAg阳性至少达6个月,同时存在乙肝病毒(HBV)复制(血清HBeAg阳性)和血清ALT升高。 在开始用本品治疗前,建议先进行肝组织活检,以便确诊慢性肝炎及肝损伤的程度。 在本品治疗慢性乙肝的大量临床研究中采用了下列标准,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本品治疗前可作为参考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