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治疗

精选回答(1)

张红芳 副主任医师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医务室

擅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肌炎,胃炎,胃溃疡,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等

提问

急性心肌梗塞一般是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包括休息、吸氧、调节情绪、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休息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引起的,发作时患者会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患者需要立即停止活动,以免加重症状。同时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

2、吸氧

出现上述情况时,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给身体补充氧气,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方式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3、调节情绪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患者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4、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配合服用辛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5、手术治疗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患者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能够改善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18-06-25 11:33

举报

医生回答(2)

张德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治疗可以采取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康复训练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通常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在医生监控下迅速开始,旨在尽快恢复血流通畅。此措施针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核心机制——血管阻塞。通过溶解血栓可以使堵塞的冠状动脉再次开放,恢复血液供应,从而预防心肌损伤或死亡。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在X线引导下使用特殊工具将阻塞的冠状动脉开通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该技术能够快速解除动脉狭窄或阻塞,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有效手段之一。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开胸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涉及移除患者自身的血管并将其连接到心脏上,以绕过狭窄或阻塞的区域。该手术可提供稳定的血流路径,减轻心肌缺血状况,适用于无法通过介入治疗解决的复杂病例。
4.心脏康复训练
心脏康复训练包括一系列由专业人员指导的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及生活方式干预计划。研究表明,规律的心脏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健康、降低再发风险,并促进整体生活质量提升。
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都应始终遵循医嘱,定期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此外,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以及适量运动,以辅助疾病的管理。

2024-01-26 01:12

举报

丁国良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

2015-10-10 19: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缺血性坏死

缺血性坏死的特征性病理学改变是由于血液供应受阻而导致的骨细胞死亡。缺血性坏死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受损。股骨头(髋部)是最常见的受损部位;其次为股骨膝关节端和肱骨头(肩部).较少累及踝骨,腕舟骨和足舟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造成股骨头骨坏死,从而出现髋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群体,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