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
补充说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
a******W 2015-10-10 20:56
二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先天性心脏病 心肌梗死 心内膜炎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能由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由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反复发作的风湿热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导致二尖瓣结构改变和功能异常。这种情况下,心脏在收缩时部分血液会反流回左心房。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2.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可能由遗传因素或其他未明原因导致,在出生时就存在心脏结构缺陷,使二尖瓣无法正常关闭。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如经皮导管二尖瓣修复术或传统开胸手术。
3.心肌梗死
当供应心脏的一部分血管被阻塞时,会导致局部心肌缺血和坏死,继而影响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即就医并接受紧急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以恢复血流。
4.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是由细菌侵入心脏内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炎症可能导致瓣叶增厚、僵硬或赘生物形成,进而影响二尖瓣的正常功能。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G、头孢曲松钠等。
5.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瓣膜内膜的感染性疾病,可导致瓣膜受损,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情况。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必要时,还需进行肺功能测试和运动耐力评估。
2024-02-15 20:0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能由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由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反复发作的风湿热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导致二尖瓣结构改变和功能异常。这种情况下,心脏在收缩时部分血液会反流回左心房。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2.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可能由遗传因素或其他未明原因导致,在出生时就存在心脏结构缺陷,使二尖瓣无法正常关闭。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如经皮导管二尖瓣修复术或传统开胸手术。
3.心肌梗死
当供应心脏的一部分血管被阻塞时,会导致局部心肌缺血和坏死,继而影响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即就医并接受紧急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以恢复血流。
4.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是由细菌侵入心脏内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炎症可能导致瓣叶增厚、僵硬或赘生物形成,进而影响二尖瓣的正常功能。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G、头孢曲松钠等。
5.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瓣膜内膜的感染性疾病,可导致瓣膜受损,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情况。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必要时,还需进行肺功能测试和运动耐力评估。
2015-10-10 20:59
举报向医生提问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闭锁不全是由于反复风湿性炎症后所遗留的二尖瓣瓣膜损害,使瓣膜发生僵硬、变形、瓣缘卷缩,瓣口连接处发生融合及缩短,同时伴腱索、乳头肌的缩短、融合或断裂,造成二尖瓣的闭合不全,从而引起血流动力学的一系列改变。
注射用硝普钠
1 用于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恶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阵发性高血压等的紧急降压,也可用于外科麻醉期间进行控制性降压。 2 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包括急性肺水肿。亦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或瓣膜(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的急性心力衰竭。
地高辛片
1 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外因素如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B1缺乏症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2 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适用于有过近期发作的中风,心肌梗死和确诊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希刻劳“适用于治疗下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中耳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和扁桃体炎): 由化脓性链球菌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注:青霉素是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包括预防风湿热) 的常用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羧氨苄青霉素作为预防牙科、口腔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药物,在此方面,对于预防a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青霉素V是合理的选择。 一般说来头孢克洛对于消灭鼻咽部的链球菌有效,然而,对于预防继发性风湿热或细菌性心内膜炎,目前尚无证实头孢克洛疗效的重要数据。治疗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至少应给予10天的头孢克洛治疗量。 尿道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由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 注:头孢克洛对急性和慢性尿道感染都有效。 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由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鼻窦炎 淋球菌性尿道炎 应进行适当的组织培养和敏感性研究,以测定致病菌对头孢克洛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