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草药栀子
补充说明:中草药栀子
a******W 2015-10-11 00: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草药栀子包括栀子、栀子仁、栀子花、栀子壳和栀子叶等,由于中草药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需要使用上述药物,建议咨询中医师或药师进行用药指导。
1.栀子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的功效。对于肝胆实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视物异常等症有治疗效果。脾胃虚寒者慎用。
2.栀子仁
栀子仁可用于治疗心火旺盛引起的失眠多梦、烦躁不安等症状。本品大苦大寒,易伤胃气,凡外感风寒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3.栀子花
栀子花主治口舌生疮、肺燥咳嗽等病症。使用时需注意过敏体质者慎用。
4.栀子壳
栀子壳用于治疗因体内湿热积聚而引起的小便黄浊、排尿不畅等症状。对栀子壳过敏者禁用。
5.栀子叶
栀子叶主治发热、头晕、耳鸣、眼痛、牙龈肿痛、咽喉疼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阴疽内陷证患者不宜使用。
使用中草药需谨慎,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
2024-01-13 10:4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1)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栀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可用栀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如属一切实热火症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可用本品配黄连等泻火而清邪热。 (2)用于热毒、实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目赤肿痛和疮疡肿毒等症。山栀又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用治血热妄行,常与生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肿痛,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伍;治疮疡肿毒,可与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 (3)本品又能泄热利湿,可用于湿热郁颉所致的黄疸、面目皮肤发黄、疲倦、饮食减少等症,常与黄柏、茵陈蒿等同用。又用生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服,有消肿活络的作用,可用于跌仆损伤、扭挫伤、皮肤青肿疼痛等症,为民间常用的“吊筋药”,尤其适用于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肉、肌腱损伤。
2015-10-11 00:25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感染性疾病 在发热待查中占首位,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病毒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与恶性肿瘤 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结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2、变态反应疾病 如药物热、风湿热。 3、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IE)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 4、其他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严重失水或出血、热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积烧伤、脑出血、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普外科、内科
乌灵胶囊
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用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健忘、心悸心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少气懒言、脉细或沉无力;神经衰弱见上述证候者。
妇科千金片
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云南红药胶囊
止血镇痛,活血散淤,祛风除湿。用于胃溃疡出血,支气管扩张咯血,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眼底出血,眼结膜出血,鼻衄,痔疮出血,软组织挫伤,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腿痛等。
银花泌炎灵片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急性肾孟肾炎、急性膀胱炎、下焦显热证,证见:发热恶寒、尿频急、尿道刺通或尿血、腰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