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内分泌失调> 为什么运动后体重增加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运动后体重增加可能是由于皮下水肿、肌肉肥大、饮水量增加、消化系统功能增强或饮食习惯改变等原因导致的。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暂时性的体重增加,但通常不会对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建议在运动前后保持水分平衡,同时注意均衡饮食,以支持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1.皮下水肿
运动时会导致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液体循环,但同时也可能因为体液代谢不畅而引起暂时性的水分潴留,形成水肿。水肿状态使得体重短暂上升。轻度水肿可通过休息缓解,重度则需就医使用利尿剂如进行治疗。
2.肌肉肥大
运动过程中会产生肌酸激酶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刺激肌肉细胞增长和分裂,导致肌肉体积增大。肌肉组织密度高于脂肪组织,因此即使只是轻微的肌肉增生也会使体重有所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促合成类固醇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氟氢可的松等。
3.饮水量增加
运动过程中身体出汗,为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人体会通过肾脏调节水分摄入量,从而导致饮水量增加。对于因饮水量增加引起的体重上升,可以通过控制每日饮水量来缓解,建议每天不超过2L。
4.消化系统功能增强
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会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可能导致食物中营养成分被更好地利用,转化为热量储存起来。针对此原因造成的体重增加,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来管理。
5.饮食习惯改变
运动后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能量的需求也相应提高,可能会出现食欲增加的情况,如果此时没有合理控制饮食,就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转化为脂肪堆积。针对此类情况,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果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动后短时间内称重可能会受到水分的影响,建议在稳定状态下称重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若体重持续增加且伴有疲劳等症状,则可能是其他潜在健康问题的表现,应寻求医生帮助并完善相关检查,例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

2024-03-17 21:22

举报

医生回答(4)

闵文强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科学减肥有如下原则:
  1、 尽量选择全身性运动。全身性运动如果强度适当,较少出现明显的局部疲劳,从而可以消耗更多能量。例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健身操、体育舞蹈等都是减肥效果较好的全身性运动。
  2、不要凭感觉推断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因为,运动消耗能量并非和运动用力程度成正比。如以每小时三英里(1英里=1.6公里)速度走十分钟,消耗的能量竟超过非常吃力地做50次“两头起”所耗能量的十位以上。所以,不要以为越吃力的运动减肥效果就越好。

2015-10-11 09:42

举报

李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造成人体肥胖,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遗传因素、幼年肥胖、内分泌失调、水平低的基础代谢率、摄取过多热量等,但身体活动在控制体重上起关键作用。刻意安排适量的运动,在体重控制上有很大好处。运动可以仰制食欲、减少进食。在减肥效果上,运动可以增加脂肪的消耗,减少非脂肪成分的流失。在人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运动,对减肥可达成不同效果:成长期的运动可减少脂肪细胞的数量,成年期的运动可减少脂肪细胞的体积。人体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想体重,即体重的基础点。而有计划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调整体重的基础点,并可以长期维持较低的体重。

2015-10-11 09:42

举报

孙和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在当今减肥热中,许多人热衷于体重表面数字的减少,甚至追求快速减重,这是不足取的。因为,体重的减轻,不一定是减去了脂肪,许多时候是减去了肌肉、水份、营养素和其它组织细胞。而且,事实证明,快速减肥不能长期保持,一旦恢复体重,所增重量十之八九是脂肪。

2015-10-11 09:42

举报

黎永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 现代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使肥胖问题日趋严重,构成了对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以为例,18世纪的能源中,1/3来自人力;如今,人力提供的能源只占其总量的0.5%!其实,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是同一趋势,这样,人的身体运动减少,造成了过剩能量的贮存,形成了肥胖。
  据专家研究,人体肥胖,一是饮食过量,二是缺乏身体运动。而进一步研究,肥胖者与非肥胖者的饮食并无明显差别,倒是在身体运动形态中差别显著。因此,专家指出,造成肥胖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身体活动。

2015-10-11 09: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体重增加

体重超过平常水平并且持续上升的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

岳英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胡卫和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