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乙脑2育苗通常是指乙型脑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乙型脑炎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接种后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机体再次接触乙型脑炎病毒时,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乙型脑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是由蚊虫叮咬传播,当机体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可能会导致脑实质炎症,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昏迷、休克等症状,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后,可以使机体产生抗体,从而预防乙型脑炎的发生。

如果患者对疫苗成分过敏,或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发热等情况,一般不建议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如果接种疫苗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在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后,需要注意接种部位的护理,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

如果患者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在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后,需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015-10-18 16:22

举报

医生回答(5)

段英达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2. 乙脑减毒活疫苗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5ml

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局部红肿,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

禁忌: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心、肾及肝脏等疾病;活动性结核病;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

注意事项: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疫苗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凝块、安瓿有裂纹、不可使用;疫苗溶解前变色(红),不可使用。

2015-10-18 16:22

举报

程银兵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1、乙脑灭活疫苗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5ml

反应: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数有发热,一般均在38°C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

禁忌:发热及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

注意事项:疫苗混浊、变色(变黄)、安瓿有裂纹、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疫苗注射后在现场休息片刻,以防副反应发生;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发休克时急救用;10岁以上人群已普遍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故无必要再接种疫苗。

2015-10-18 16:22

举报

赵德开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乙脑2育苗,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家畜、家禽和鸟类)感染乙脑病毒后都可成为乙脑的传染源,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蚊子不但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而且乙脑病毒在蚊体内可经蚊卵传代。蚊与猪是本病毒的主要长期储存宿主和扩散宿主。鉴于此,目前防蚊灭蚊是切断乙脑病毒传播途径,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预防乙脑的另一重要措施是注射乙脑疫苗,以保护易感人群免受乙脑病毒的感染。

2015-10-18 16:22

举报

康高扬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乙脑2育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虫媒病毒----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家畜、家禽和鸟类)感染乙脑病毒后都可成为乙脑的传染源。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

2015-10-18 16:22

举报

姜文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宝宝乙脑2育苗和A流同时打完后,身上全是红包,这是疫苗引起的反应,考虑是过敏。
指导意见:
一般预防针引起的反应,不要特殊处理,过2-3天,就会好转的。建议可以吃点抗过敏的药物,如扑尔敏,维生素C ,钙片,强的松对症治疗就可以多喝开水,避免受凉吹风,先观察。

2015-10-18 16: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暑温,暑瘟,日本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属于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是乙脑的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乙脑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推荐医生更多

汪玉娇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杨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刘娇媚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孙红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李艳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胥琨琳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