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减肥药的成分因产品而异,通常包括抑制食欲的中枢神经抑制剂、促进代谢的甲状腺激素类药物等。建议在使用前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肥胖症患者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这主要是由于能量摄入大于消耗,长期热量积聚所致。肥胖症的症状可能包括腹部脂肪堆积、关节疼痛、呼吸困难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等。
肥胖症可以通过体格检查、血液生化分析、B超检查、CT扫描等方式来诊断。肥胖症可通过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行为疗法等非手术方式治疗。对于重度肥胖且伴有并发症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等。
肥胖症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有助于控制体重。

2024-03-11 12:33

举报

医生回答(4)

赵天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里面含有的一种“”的西药成分,是用来治疗饮食和运动没有办法控制的肥胖的。副作用较大,建议医生指导下使用。
指导意见:
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我会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给您带来帮助是我答疑解惑的动力,祝您身体健康!

2015-10-20 19:05

举报

刘红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减肥药成分有哪些啊?这种情况减肥每天有氧运动,关键是在于坚持和劳逸结合。
指导意见:
饮食少吃甜食,进食速度要慢,细嚼慢咽,多喝水,多吃些水果蔬菜,少吃荤。

2015-10-20 19:05

举报

闵元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减肥药成分有哪些啊?是因为这个是可以促进体液丢失,并不是促进脂肪分解,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症状的
指导意见:
建议还是注意避免接触了,可以通过增强运动等减肥

2015-10-20 19:05

举报

李焕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有可能是由于饮食过多油腻食物造成的身体偏胖等症状。
指导意见:
建议:肥胖可以进行节食减肥,最好不要使用药物对身体健康不利,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适当的增加体育锻炼长时间坚持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2015-10-20 19: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口干

口干是一种主观的感觉,主观的口干又大都伴有客观的口腔干燥,有些人把咽干、唇干等误认为口干,也有的人所说的口干并不是全都伴有口腔干燥的客观表现。所以,口干也可能是病人的口干感觉,也可能是口腔干燥。长期口腔干燥—口干患者典型的表现为:进食饼干等干硬食品时出现咀嚼和吞咽困难,还有诉说口腔黏膜烧灼感,味觉减弱或改变等。就口干而言,如果是天气热,空气干燥、饮水太少而引起的,只要多喝些水或饮料就可以解决。如果是长期持续的顽固性口干就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共同症状。

  • 症状起因:中医认为口干多由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热盛津伤、煎灼津液所致。总以为区区口干无碍大局,多喝水就能迎刃而解。其实,口干是多种西医疾病的信号。 1.口干是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口干往往难以忍受,即使水不离口也不解渴。患者唾液减少,吞咽干的食物十分困难,舌及口角开裂疼痛,易生龋齿。半数左右的患者腮腺肿大,部分患者有颌下腺或附近淋巴结肿大的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关节疼痛,以肘、膝关节多见。严重者可致肾小管受损,造成心律失常等危险后果。患干燥综合征者眼内还常有异物感、烧灼感,且鼻孔干燥,易结痂。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它的口干症状多不为患者和医生所注意,以致造成漏诊和误诊; 2.糖尿病人常有口干、口渴症状。临床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多尿包括尿量增多和排尿次数增多,每日总尿量可达3~5升,甚至可多达10升。由于多尿,体内失去大量水分,因而口干渴喜多饮。饮水量与血糖浓度、尿量和尿中失糖量成正比。口干作为糖尿病的早期信号,常因其他症状不够典型而易被人们忽视,以致坐失早期治疗的良机。糖尿病的诊断比较容易,高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只要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就能将糖尿病鉴别得一清二楚; 3.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也会出现口干症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能量代谢增快,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增多,散热量也加速。临床症状为口干多汗、怕热,皮肤湿润且温度升高,甲状腺肿大,突眼。甲状腺机能亢进起病缓慢,多数患者记不清确切起病时间,加之早期症状不明显,故易被患者忽视,但早期如果借助甲状腺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则很容易就能得到明确诊断。

  • 可能疾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急性黄疸型肝炎 热感冒 痰热咳嗽 胎热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口腔

推荐医生更多

胡卫和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