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乙脑灭活苗
补充说明:乙脑灭活苗
a******W 2015-10-25 16:0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乙脑灭活疫苗是指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疫苗。
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是由经过化学或物理降温处理的乙型脑炎病毒,用氢氧化铝佐剂制成,可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常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
乙型脑炎灭活疫苗需要在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一般需要注射4针,第一针为在8月龄时注射,第二针为18-24个月龄时注射,第三针为6岁时注射,第四针为10岁时注射。
如果患者对疫苗中的成分过敏,或者患有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一般不建议接种乙型脑炎灭活疫苗。部分患者在接种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头晕、头痛、呕吐等不良反应,一般在1-3天内会消失,如果患者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科就诊,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2015-10-25 15:5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你好,灭活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是在八个月时接种第一针,第二针间隔一周后再接种,第三针要到两周岁接种。减毒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是在八个月时接种第一针,两周岁时再加强一针。有些时候比较敏感的孩子的确会出现这个情况。这是免疫系统在起作用。所以不用太担心。注意监测体温看是否有超过38度。另外注意适当喝点温水,让他休息
以上是对“乙脑灭活疫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5-10-25 15:59
举报向医生提问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属于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是乙脑的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乙脑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转移因子注射液
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多巴丝肼片
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症状性帕金森综合症(脑炎后、动脉硬化性或中毒性),但不包括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