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人身浮肿
补充说明:人身浮肿
a******W 2015-10-30 20:0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人身浮肿可采取利尿剂、补液、电解质平衡调整、肾功能评估、心功能检查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利尿剂
利尿剂通过促进体内水分排出来缓解水肿。主要有、氢等类型。利尿剂能够增加肾脏排水速度,减轻水肿现象。对于因体液潴留引起的人身浮肿有较好的效果。
2.补液
补液是指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补充身体所需的液体,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补液可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失衡状态,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功能。适用于因低血容量引起的轻度至中度浮肿。
3.电解质平衡调整
通过饮食控制或药物干预来纠正体内电解质紊乱,例如使用钠补充剂或钾补充剂。正常电解质水平对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至关重要,是预防和治疗浮肿的关键因素之一。
4.肾功能评估
肾功能评估通常包括血液和尿液测试,以确定肾脏是否能有效过滤废物和多余液体。肾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液体潴留和浮肿,早期识别并处理相关问题有利于防止进一步的器官损伤。
5.心功能检查
心功能检查涉及一系列心脏健康状况的评估,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可能伴随全身性浮肿,深入分析心脏功能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策略。
在治疗人身浮肿的同时,应避免食用高盐食物,以免加重水肿。患者还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不动,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2024-02-25 19:04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浮肿是机体细胞外液中水分积聚所致的局部或全身肿胀。浮肿与身体很多器官的病变有关,引起浮肿的病因很多,复杂多变。自身所处的环境,生活方式,行为动作等都可能引起浮肿。浮肿常是心脏病、肝病、肾病,内分泌等疾病的信号,但有些浮肿并非是疾病的表现,而是一种生理反应。有些20至40岁的女性,早晨起床后,眼睑及颜面常出现轻度浮肿,下肢有凹陷性水肿或紧绷感.随着活动,逐渐减轻消退.多数学者认为与神经精神因素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2015-10-30 20:08
举报向医生提问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弱,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一般的指导作用。《难经》对积聚作了明确的区别,并对五脏之积的主要症状作了具体描述。《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将疟疾引起的症瘕称为疟母,并以鳖甲煎丸治之。《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对积聚的病因病机有较详细的论述,并认为积聚一般有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证治准绳·积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的主张。 《景岳全书·积聚》则对攻补法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医宗必读·积聚》把攻补两大治法与积聚病程中初中末三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屡攻屡补,以平为期”,颇受后世医家的重视。《医林改错》则强调瘀血在积聚病机中的重要作用,对活血化瘀方药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 中医文献中的症瘕、痃癖以及伏梁、肥气、息贲等疾病,皆属积聚的范畴。根据积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当这些疾病出现类似积聚的证候时,可参阅本节辨证论治。
多发人群:成年人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
七十味珍珠丸
安神,镇静,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用于“黑白脉病”、“龙血”不调;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癫痫、脑溢血、脑震荡、心脏病、高血压及神经性障碍。
黄葵胶囊
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症,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
奥利司他胶囊
奥利司他胶囊结合微低热能饮食适用于肥胖和体重超重者包括那些已经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患者的长期治疗。奥利司他胶囊具有长期的体重控制(减轻体重、维持体重和预防反弹)的疗效。服用奥利司他胶囊可以降低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与肥胖相关的其它疾病的发病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并可减少脏器中的脂肪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