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怀孕> 产后酮体

精选回答(1)

黄存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不孕症的规范诊疗、生殖内分泌疾病、反复流产的诊治、人工授精及试管婴儿技术等。

提问

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产后检查中若出现酮体,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由于糖尿病、饥饿性酮症、消化道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病理性因素引起。

一、生理性因素

如果产妇在产后进行检查时,出现产后酮体偏高的情况,可能是由于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脂肪分解增加而引起的,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产妇在产后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二、病理性因素

1、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如果产妇患有糖尿病,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糖分代谢异常,从而引起产后酮体偏高的情况。建议产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药物进行降糖治疗。同时,产妇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

2、饥饿性酮症

如果产妇长时间没有进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脂肪分解增加,从而引起产后酮体偏高的情况。建议产妇适当进食富含脂肪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缓解酮症的情况。

3、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于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因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情况。由于血液中的脂肪分解增加,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产后酮体偏高的情况。建议产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产妇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保护胃黏膜。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是由于机体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由于体内甲状腺素水平升高,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产妇可能会出现产后酮体偏高的情况。建议产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建议产妇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5、其他

此外,上述情况也可能是急性胃肠炎、高血糖、高脂血症等疾病引起的,需进行详细鉴别。

若产妇出现产后酮体偏高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产妇在产后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促进产后恢复。

2019-01-11 10:03

举报

医生回答(2)

闵阳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产后酮体为阴性时,说明体内没有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情况;阳性则表示有此风险。
酮体是脂肪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糖类为主要能源物质。但在某些情况下如长时间禁食、高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等会导致身体无法及时获取足够的葡萄糖来满足自身需要,进而转而利用脂肪作为替代能源进行氧化供能。当脂肪快速分解并形成大量的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时,这些物质会积累并在血液中形成较高的浓度,即所谓的“酮血症”。此时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会发展成为酮症酸中毒,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如果产妇在哺乳期间存在营养不良或糖尿病等问题,也有可能导致酮体水平异常。这主要是因为母乳喂养期间能量需求增加,但摄入不足,加上胰岛素抵抗,导致脂肪动员增强,产生过多的酮体。
关注产妇的饮食均衡与合理搭配,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以减少酮体异常的风险。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及尿酮体检测也是必要的措施。

2024-01-03 06:24

举报

程银兵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产后酮体为阴性时,说明体内没有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情况;阳性则表示有此风险。
酮体是脂肪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糖类为主要能源物质。但在某些情况下如长时间禁食、高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等会导致身体无法及时获取足够的葡萄糖来满足自身需要,进而转而利用脂肪作为替代能源进行氧化供能。当脂肪快速分解并形成大量的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时,这些物质会积累并在血液中形成较高的浓度,即所谓的“酮血症”。此时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会发展成为酮症酸中毒,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如果产妇在哺乳期间存在营养不良或糖尿病等问题,也有可能导致酮体水平异常。这主要是因为母乳喂养期间能量需求增加,但摄入不足,加上胰岛素抵抗,导致脂肪动员增强,产生过多的酮体。
关注产妇的饮食均衡与合理搭配,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以减少酮体异常的风险。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及尿酮体检测也是必要的措施。

2015-10-31 12:1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产后风 (月子病)

产后风,又叫“月子病”。是妇女在生产孩子时期,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不慎风寒侵入。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腠理合闭,使风寒包入体内,为之月子产后风难治的原因。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