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便秘> 便秘> 切口疝为什么平片修补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切口疝的出现可能与切口感染、切口血肿、腹壁肌肉薄弱、腹内压力增高、肥胖等病因有关,因此需要针对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建议。
1.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切口处的软弱区域形成。这些部位可能因为感染后的瘢痕组织而变得脆弱,容易发生切口疝。因此,在术后需要定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等问题。
2.切口血肿
切口血肿是指手术后由于血管破裂引起的皮下出血,若未及时吸收可导致局部压力增加,促进腹腔内容物向皮肤薄弱区突出。对于较小的血肿可以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较大者需穿刺抽吸或切开引流以减轻压力。
3.腹壁肌肉薄弱
腹壁肌肉薄弱使得腹壁结构不完整,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导致腹腔内的脏器易于向外膨出。这是切口疝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加强腹肌锻炼来改善腹壁肌肉的力量和张力,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运动。
4.腹内压力增高
腹内压力增高是切口疝发生的常见原因,如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排尿困难等,都可能导致腹压持续升高,促使腹腔内器官从薄弱点突出。患者可通过戒烟限酒、规律饮食等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也可使用泻药、止咳药进行治疗。
5.肥胖
肥胖患者的腹部脂肪堆积较多,增加了腹壁的压力,使腹壁承受更大的负荷,从而更容易出现切口疝。建议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来减肥,如低脂饮食和每天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
术后应遵循医嘱进行定期复查,监测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是否有复发迹象。此外,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减少腹壁压力,预防切口疝的发生。

2024-02-17 23:07

举报

医生回答(1)

孙卓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切口疝的出现可能与切口感染、切口血肿、腹壁肌肉薄弱、腹内压力增高、肥胖等病因有关,因此需要针对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建议。
1.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切口处的软弱区域形成。这些部位可能因为感染后的瘢痕组织而变得脆弱,容易发生切口疝。因此,在术后需要定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等问题。
2.切口血肿
切口血肿是指手术后由于血管破裂引起的皮下出血,若未及时吸收可导致局部压力增加,促进腹腔内容物向皮肤薄弱区突出。对于较小的血肿可以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较大者需穿刺抽吸或切开引流以减轻压力。
3.腹壁肌肉薄弱
腹壁肌肉薄弱使得腹壁结构不完整,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导致腹腔内的脏器易于向外膨出。这是切口疝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加强腹肌锻炼来改善腹壁肌肉的力量和张力,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运动。
4.腹内压力增高
腹内压力增高是切口疝发生的常见原因,如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排尿困难等,都可能导致腹压持续升高,促使腹腔内器官从薄弱点突出。患者可通过戒烟限酒、规律饮食等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也可使用泻药、止咳药进行治疗。
5.肥胖
肥胖患者的腹部脂肪堆积较多,增加了腹壁的压力,使腹壁承受更大的负荷,从而更容易出现切口疝。建议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来减肥,如低脂饮食和每天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
术后应遵循医嘱进行定期复查,监测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是否有复发迹象。此外,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减少腹壁压力,预防切口疝的发生。

2015-10-31 14: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切口疝

切口疝(incisionalhernia)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自腹部切口突出的疝。是剖腹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以下腹部中线切口发生率较高,多发生于腹部纵行切口区,见于切口裂开、感染、二期愈合的切口,少数发生于没有切口裂开病史而出现在手术后较长时间后。发病率通常为1%以下,但切口感染发病率可达10%。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