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出血> 中风与偏瘫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中风与偏瘫的治疗可能包括早期康复训练、针灸治疗、物理疗法、中药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专业治疗。
1.早期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应在神经功能恢复黄金期内开始,由专业康复师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运动、语言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早期介入可促进受损大脑区域的功能重组,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改善预后。
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流通,通常在特定时间点上轮流施治,每次治疗持续约30分钟。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增强身体自我修复能力;对于中风后遗症所致之偏瘫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被动肢体运动、平衡练习和功能性任务训练,在指导下每日执行数次。这些干预旨在提高肌力、灵活性及稳定性,减少挛缩风险;对因脑血管意外导致的偏瘫有益处。
4.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需个体化配方,可能涉及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等方剂,疗程依病情变化调整。传统医学认为中风属气虚血瘀范畴,上述方剂能益气活血、祛瘀通络;适合于部分因中风引起的偏瘫病例。
5.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通常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指定药物,按医嘱定期服用。目标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适用于预防某些类型的中风复发。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以预防中风相关并发症。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限制高盐、高脂食物摄入,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2024-02-13 11:31

举报

医生回答(4)

于修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鉴别诊断
1.皮质与皮质下性偏瘫
皮质性偏瘫时,上肢瘫痪明显,远端为著。如果出现皮质刺激现象有癫痫发作。顶叶病变时,有皮质性感觉障碍,其特征是浅层感觉即触觉、温痛觉等正常,而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障碍明显。感觉障碍以远端为明显。右侧皮质性偏瘫时常伴有失语、失用、失认等症状(右利),双侧皮质下偏瘫伴有意识障碍,

2015-11-05 20:14

举报

刘新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检查
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康复评定:
1.影像学检查
(1)脑血管造影。
(2)CT。
(3)MRI。
2.康复评定
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布氏分期、心理功能评估等。

2015-11-05 20:14

举报

李琳玲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有四种表现形式:
1.轻偏瘫
在偏瘫极轻微的情况下,如进行性偏瘫的早期,或一过性发作性偏瘫的发作间隙期,瘫痪轻微,如不仔细检查易于遗漏。
2.弛缓性偏瘫
表现为一侧上下肢随意运动障碍伴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意肌麻痹明显面不随意肌则可不出现麻痹,如胃肠运动、膀胱肌等均不发生障碍。

2015-11-05 20:14

举报

李敏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病因
偏瘫病因多样复杂,总的来说都与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等疾病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
3.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4.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
5.代谢病中糖尿病与中风关系最密切,有30%~40%中风患者患有糖尿病。

2015-11-05 20: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中风 (脑卒中,卒中)

脑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