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抑郁症> 双向情感障碍症遗传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双向情感障碍症遗传可能需要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与支持治疗、锂盐、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常由训练有素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与患者共同完成一系列交互过程,在特定的时间内达成预期目标。此方法旨在改变个体对情绪和思维模式的认知偏差,从而缓解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由于该病存在一定的遗传风险,通过调整患者对于自身及环境的理解方式来减轻其压力反应是有效的。
2.心理教育与支持治疗
心理教育与支持治疗提供关于双向情感障碍性质、管理策略以及可能的挑战等方面的指导,通常在门诊环境中进行。这种形式的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解和焦虑。对于存在遗传风险的人群尤为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潜在的问题。
3.锂盐
锂盐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定期服用。锂盐能够稳定神经递质平衡,预防躁狂发作。对于具有家族史者而言,使用锂盐可以降低再次发生情感波动的风险。
4.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DRIs)等类型,需依据医嘱确定剂量并按时服药。SSRIs和NDRIs能增加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浓度,改善心境低落等症状。对于双向情感障碍伴有抑郁症状者有益。
5.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利培酮等可用于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精神病性症状,需按处方规定时间规律服用。这类药物可调节大脑神经传递物质异常活动状态,有效控制幻觉、妄想等现象。适合那些存在显著阳性症状且有家族史者使用。
面对双向情感障碍的遗传风险,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咨询,监测病情变化。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也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

2024-01-14 08:18

举报

医生回答(4)

贺阳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精神障碍类疾病是对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影响很大的一类疾病,并且有很多的不同症状表现,例如双向情感障碍就是在临床上常出现的
采用中药治疗.必须通过辨证施治,用没有毒副作用的中药调理,再加上心理调理,情趣调理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2015-11-11 21:34

举报

吴庆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您好,双向情感障碍发作后要遵医嘱服用药物,定期门诊复查,一般的专科医院节假日也会有医生值班的,您可以前去就诊,而且也可以拨打病历本上电话询问。建议您遵医嘱用药,禁酒,按时休息,也不过度劳累。

2015-11-11 21:34

举报

万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如在当地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可连用镇静效果较强的抗精神障碍药物治疗,如奥氮平,喹硫平等药物治疗。但是以上药物对人认知功能影响较大,虽然失眠可以解决,但是精力可能会更差。可以去当地心理科就诊,完善相关实验室理化检查,面诊精神科医师,以明确诊断。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一般是使用药物治疗,

2015-11-11 21:34

举报

闵阳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考虑可能是遗传与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进行心理疗法和药物疗法相结合进行调理,可以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理,平时需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需要放松自己,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2015-11-11 21: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情感障碍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

又称情感障碍(affectivedisorders)和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既往称为情感性精神病(affective psychoses)。它是一组以情感显著而持续地高涨或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情感障碍的表现具有很大的变异,较轻的可以是对某种负性生活事件的反应,重的则可成为一种严重的复发性甚至慢性致残性障碍。病情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常反复发作,多数可缓解,少数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这类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之间。临床上可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双相障碍和持续性心境障碍4个类型。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