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尿红细胞> 尿红细胞> 尿红细胞偏高的原因

精选回答(2)

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擅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哮喘、肺气肿 、消化性溃疡、尿路感染、肾衰竭、肝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

提问

尿红细胞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急性肾小球肾炎、膀胱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统结石等引起的,可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生理性因素

如果在平时剧烈运动或者女性正在月经期,可能会出现尿红细胞偏高的情况,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2、急性肾小球肾炎

若患者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就可能会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受损,使血液中的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滤出体外,从而出现尿红细胞偏高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片、氢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膀胱炎

若患者患有膀胱炎,就可能会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使血液中的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膀胱黏膜滤出体外,从而出现尿红细胞偏高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肾盂肾炎

若患者患有肾盂肾炎,就可能会导致肾盂和肾实质受到炎症的刺激,使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从而出现尿红细胞偏高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泌尿系统结石

如果患者患有泌尿系统结石,在进行检查时,可能会出现尿红细胞偏高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会伴有腰痛、腹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若患者出现尿红细胞偏高的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的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平时要注意多喝水,多排尿,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023-07-24 05:30

举报

林卫忱 副主任药师 密山市柳毛乡卫生院

擅长:本人拥有国家级正规执业中药师,副主任药师,执业医师,主治医师等资格证书,擅长临床慢性阻塞肺疾病及冠心病和脑梗死及癫痫常见多发病

提问

你好,你描述的情况看,目前出现的状况可能需要根据临床检查才能明确,临床血尿的诱因很多,其中可能出现有肾脏疾病,输尿管疾病,膀胱疾病,女性妇产科疾病或者血液科疾病等。建议,目前出现的状况可能需要根据我描述的方式就诊检查,临床疾病可以选择尿液分析检查,尿液残渣检查,及腹部超声检测,血液分析检查等,必要时可以选择女性妇产科相关检查,确定临床疾病诱发因素,建议到医院内科就诊。

2018-12-03 08:56

举报

医生回答(2)

赵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尿红细胞偏高可能是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多囊肾或血液病等疾病所致,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肾炎
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组织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毛细血管壁,使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漏出至尿液中。这会导致血尿、蛋白尿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2.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时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引起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和糜烂,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常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可以杀灭致病菌,减轻炎症反应。
3.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移动时可能会划破泌尿系统的管壁,导致出血,出现血尿的情况。还可能伴有腰腹部疼痛的症状。对于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促进排泄;若结石较大,则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方式来处理。
4.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以囊性扩张为主要特征,随着囊肿增大,可压迫周围的正常肾组织,导致肾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到正常的尿液排出,造成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针对多囊肾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并发症,延缓病情进展,如遵医嘱服用非布司他片、拉西立肽注射液等药物降低血压和保护肾功能。
5.血液病
某些血液病,如紫癜性肾炎、溶血性贫血等,会引起肾小球内微循环障碍,导致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进入尿液中。此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各异,但都存在血液学异常。治疗通常需要针对原发疾病,如骨髓移植、化疗等方法,需由专业医师评估后实施。
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变化。同时,减少摄入高盐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2024-01-30 17:11

举报

林东升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尿红细胞偏高可能是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多囊肾或血液病等疾病所致,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肾炎
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组织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毛细血管壁,使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漏出至尿液中。这会导致血尿、蛋白尿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2.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时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引起局部黏膜充血水肿和糜烂,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常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可以杀灭致病菌,减轻炎症反应。
3.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移动时可能会划破泌尿系统的管壁,导致出血,出现血尿的情况。还可能伴有腰腹部疼痛的症状。对于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促进排泄;若结石较大,则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方式来处理。
4.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以囊性扩张为主要特征,随着囊肿增大,可压迫周围的正常肾组织,导致肾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到正常的尿液排出,造成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针对多囊肾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并发症,延缓病情进展,如遵医嘱服用非布司他片、拉西立肽注射液等药物降低血压和保护肾功能。
5.血液病
某些血液病,如紫癜性肾炎、溶血性贫血等,会引起肾小球内微循环障碍,导致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进入尿液中。此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各异,但都存在血液学异常。治疗通常需要针对原发疾病,如骨髓移植、化疗等方法,需由专业医师评估后实施。
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变化。同时,减少摄入高盐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2015-11-12 21: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肾小球肾炎 (肾炎)

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发生于双侧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种。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