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子宫腺肌症
补充说明:子宫腺肌症
a******W 2015-11-13 10:08
子宫腺肌症 月经 肛门疼痛 子宫腺肌病 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子宫腺肌症表现为痛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伴随子宫增大和经前子宫压痛,通常需要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1.痛经
痛经是子宫腺肌症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肌层,随着月经周期出现局部痉挛性收缩所致。痛经通常发生在月经来潮前后,疼痛位置主要集中在下腹部。
2.经量增多
子宫腺肌症患者体内的子宫内膜细胞也会发生增生和出血的情况,进而导致经血量增加。表现为月经期间阴道流血量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伴有血块。
3.经期延长
子宫腺肌症会导致子宫内膜面积相对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功能,从而引起经期延长的现象。经期延长是指月经周期缩短或经期时间延长,可能伴随腹痛等症状。
4.子宫增大
子宫腺肌症中,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并形成结节状病变,这些结节会使得子宫壁增厚,导致子宫体积增大。子宫增大的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比正常情况下明显。
5.经前子宫压痛
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侵犯周围结构,在经前易形成炎症反应,导致子宫压痛。这种压痛通常出现在下腹部,尤其是在经前几天更为明显。
针对子宫腺肌症的症状,建议进行妇科超声检查、CA125水平检测等。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或激素疗法,以及手术切除受累组织。患者应关注症状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症状。
2024-02-22 05:2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如果有生育要求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达那唑、孕三烯酮、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米非司酮和释放激素激动剂。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药物治疗无效或长期剧烈痛经时,应行手术治疗
2015-11-13 10:08
举报你好:子宫腺肌症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子宫内膜可以两种形式侵入子宫肌壁层,即弥漫型和局限型。
2015-11-13 10:08
举报诊为子宫腺肌病后,就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即在感到下腹部疼痛不适或痛经时,可用布洛芬、消炎痛或萘普生等抗炎止痛药缓解症状。另外,近年临床医生还使用雌三孕酮作为常规治疗药物,连续服用6个月为1个疗程。
2015-11-13 10:08
举报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型。子宫内膜可以两种形式侵入子宫肌壁层,即弥漫型和局限型。前者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在不同部位其侵入范围和深浅可不同;后者异位内膜仅侵及某部分肌壁,形同子宫肌瘤,但其与周围正常组织并无分界(假包膜)。
2015-11-13 10:08
举报向医生提问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左右的经产妇,但也可见于年轻未生育的女性,这可能与各种宫腔操作手术增多有一定关系。约15%的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50%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可用药物干预,也可行手术治疗,但根治较难,只有患者绝经后子宫腺肌症方可逐渐自行缓解。故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及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子宫腺肌病在中印中属于“痛经”、“症瘕”、“不孕”的范畴。
复方醋酸棉酚片
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并月经过多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由此引起的痛经、经血多、经期长、经期乳房胀痛、腹痛等症。
艾附暖宫丸
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热、腰膝痠痛。
葆宫止血颗粒
固经止血,滋阴清热。用于冲任不固、阴虚血热所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症见月经 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色深红、质稠,或有 小血块,腰膝酸软,咽干口燥,潮热心烦,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功能性子宫出血及上环后子宫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散结镇痛胶囊
软坚散结,化瘀定痛。用于痰瘀互结兼气滞所致的继发性痛经、月经不调、盆腔包块、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见上述证候者。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