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失眠> 入睡困难> 入睡困难中医

精选回答(2)

孙海涛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肝胆及消化科疾病的诊疗

提问

入睡困难在中医上多考虑是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虚胆怯、心胆气虚、肝火扰心等引起的。

1、心脾两虚

可能是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脾气虚损,从而出现心血不足、脾气虚弱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归脾丸、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2、心肾不交

可能是久病伤肾、先天不足等因素导致肾阴不足,从而出现肾阴阳失调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烦、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心虚胆怯

可能是由于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心神失养,从而出现心虚胆怯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胆怯易惊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神温胆丸、安神定志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按摩、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4、心胆气虚

可能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心气不足,从而出现心胆气虚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不易入睡、多梦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5、肝火扰心

多因情志郁结,郁而化火,或温热之邪内侵化火,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化火生热,上扰心神所致。患者可见失眠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丸、泻肝安神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07-22 07:48

举报

姚斌 二级心理咨询师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LGBT人群】性心理解惑、恐艾心理疏导、少数人群关爱。 【情绪管理】情绪压力、抑郁缓解、睡眠改善、压力释放。

提问

生活作息不稳,休息睡眠不好,长期间胡思乱想控制不住入睡困难在生活中用食疗调理下,吃些有助于睡眠的食物,睡觉前牛奶,食用小米粥,远离让大脑兴奋的食物,没事的时候走走路,慢跑,或者广场舞之类的做做不太激烈的运动也能起到助眠作用,

2018-11-02 18:46

举报

医生回答(2)

李长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入睡困难中医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气功养生、熏香助眠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调理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如晚餐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多摄入有助于安神的食物如百合、莲子等,来改善睡眠质量。中医认为某些食物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适当食用可缓解因心火旺盛引起的失眠症状。
2.中药调理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上述两种药物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胆实火上攻所导致的不寐有较好的疗效。
3.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通常由专业医师操作,在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能包括百会穴、三阴交等。此方法能够调节气血流通,缓解压力,促进睡眠。适用于治疗因情志不畅所致的失眠。
4.气功养生
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采取平卧位或坐位,深呼吸放松身体,每天练习数次。气功锻炼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焦虑情绪,辅助改善失眠状况。
5.熏香助眠
睡前使用薰衣草、檀香等具有镇静作用的精油制作成香包或者滴入加湿器中使用。这些香料散发出的气味能够使人感到放松和平静,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
此外,建议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紧张,白天适量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晚上的睡眠。

2023-12-25 06:05

举报

赵天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失眠对患者的生活影响非常大。因此要及时的采取治疗。建议采用宁神解郁平衡疗法,宁神解郁平衡疗法治疗失眠有一定的效果,临床上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主要治疗方法是解郁安神、活血化瘀、培补元气,扶正祛邪.主要采用系列中成药联合治疗,整体调理心、肝、胆、脾、胃、肾,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若症状消失后做巩固治疗预防反弹,当然心理疏导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是不可缺少的.

2015-11-22 16: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入睡困难

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浅睡性失眠)、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临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或彻夜不寐为其证候特点,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恼,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

  • 症状起因:1、环境原因:常见的有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2、个体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前饮茶,饮咖啡,吸烟等 3、躯体原因:广义地说,任何躯体的不适均可导致失眠,4、精神因素:包括因某个特别事件引起兴奋,忧虑所至的机会性失眠5、安眠药或嗜酒者的戒断反应

  • 可能疾病: 反应性精神病 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 植物神经紊乱 睡眠障碍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