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猴枣> 香港保和堂猴枣散功效

精选回答(3)

范铁兵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擅长:掌握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施治、擅长于治疗胃脘痛、反酸、反胃、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脾胃病,以及失眠、脱发、鼻炎、荨麻疹等杂病。

提问

香港保和堂指的是保和丸和猴枣散,两者功效主治相似,具有消食导滞、理气和胃的作用。保和丸和猴枣散是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保和丸的主要成分有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等,主要用于治疗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等病症。

猴枣散的主要成分有山楂、茯苓、陈皮、莱菔子等,主要用于治疗食积、脘腹胀满、食欲减退、大便不调等病症。保和丸和猴枣散都可用于治疗食积、脘腹胀满、食欲减退、大便不调等病症,且都可用于治疗小儿乳食停滞,但保和丸偏于消食导滞,而猴枣散偏于理气和中。

患者在服用保和丸和猴枣散时,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患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如果患者服药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到医院就诊。

2023-07-22 08:03

举报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对泌尿系结石,肿瘤,阳痿早泄,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普通外科,胆囊结石,胃溃疡,胃部肿瘤,痔疮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

提问

你好,你说的两种药物都是中药,返魂草有温肺、下气、消痰、止咳嗽的功能。猴枣散具有清热化痰、开窍镇惊之功效。上述两种药物是可以一起服用的。你家孩子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和蛋白质多的食物,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剂。

2019-03-07 21:32

举报

黄诚英 副主任医师 北流市人民医院

擅长:对内科常见病都可以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

提问

你好:返魂草颗粒具有清热祛痰,镇咳平喘的作用。可以用于肺内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的治疗。猴枣散具有改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以及消炎解痉,祛除痰液的作用。两种药物是可以相互搭配服用的,一般没有不良影响。

2018-03-23 10:13

举报

医生回答(2)

孔立清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香港保和堂猴枣散具有镇惊祛风、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安神定志、利咽消肿等功效。本品为非处方药,患者可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1.镇惊祛风
猴枣散中含有的猴枣具有镇静神经的作用,而朱砂、雄黄等成分则有镇惊的功效。这些物质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来发挥镇惊祛风的效果。适用于小儿急惊、夜啼等症状。可遵医嘱将本品与其他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
2.清热化痰
猴枣散中的猴枣能清肺热,杏仁、半夏等中药则能化痰止咳。上述药材共同作用于肺脏,达到清热化痰的目的。对于治疗咳嗽、痰多、气促等症状有效。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本品进行调理。
3.止咳平喘
猴枣散中的猴枣、天竺黄等成分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能够缓解呼吸道炎症引起的咳嗽和呼吸困难。本品可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所致之咳嗽及喘息症状。若为急性发作期,则需及时就医处理。
4.安神定志
猴枣散中的猴枣、珍珠母等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可以改善因心火旺盛引起的心烦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状。适用于治疗因情志不畅导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状。建议患者睡前服用本品以促进睡眠。
5.利咽消肿
猴枣散中的猴枣、冰片等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减轻咽喉部黏膜的炎症反应,从而起到利咽消肿的效果。本品对急、慢性咽喉炎引起的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患者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本品。
注意观察用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师。此外,由于本品属于中成药,因此不可盲目滥用,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2024-01-17 10:51

举报

闵海敏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猴枣散”有开胃化积的功效,但它毕竟是清热化痰的猛药,长期服用更易伤脾胃,造成病后的脾胃虚弱,影响生长发育。 另外,对于外感热病,也需要辨证施治。首先要分表证或里证,若病还在“表”这一阶段是不能服用“猴枣散”的,否则会引邪入里,损伤正气,加重病情,引起不良反应。

2015-11-25 18: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胃虚弱 (脾胃气虚)

脾胃虚弱是要分型的,不能乱用药,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

  • 症状起因:有一些小孩面黄肌瘦,这并不是小孩本身营养不良造成的,而已因为他们脾胃虚弱导致的。小孩脾胃虚弱一般没什么食欲,不喜欢吃东西。会有以下 1、人体微量原素的缺乏 如缺锌可导致腹泻、厌食症;缺钙导致生长停滞、抽搐等;缺铁等致贫血、厌食、生长发育停滞。以上这些都可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日久则使小儿“面黄肌瘦”。 2、饮食不节 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还不健全。所以如果饮食上不加节制,饥一顿,饱一顿,不按时吃饭,或零食太多,都可影响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等症,日久则“面黄肌瘦”。 3、不合理的用药 小儿患病后,家长非常着急,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服大量药物,尤其是一些消炎、镇痛的西药,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红霉素等,这些药都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并引起恶心、呕吐等症,这样,病虽治好,却留下了胃受损伤的后患。长期下去则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而致“面黄肌瘦”。 4、过食寒凉 小儿本为“阳盛”主体,易产生内热,所以喜食寒凉。如果不加以节制,过食寒凉之物,就易损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功能下降,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摄取。 营养失衡小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吃东西没有节制,一旦吃得过多,就会损伤到脾胃,出现消化紊乱,吸收不好,面黄肌瘦。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营养不够,变本加厉给孩子做好吃的,结果反而增加了肠胃负担,脾胃进一步受损,进入恶性循环。[1]

  • 可能疾病: 痞满 肾虚眩晕 阴结 食物不耐受 食积胃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