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癫痫> 癫痫> 儿童尿床医院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3岁以后偶尔有尿床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遗尿,多数孩子5岁以后夜间一般不再尿床。 5岁以后孩子晚上睡觉时还尿床,且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医学上称为“夜间遗尿症”。就建议首先检查是否有隐性脊柱裂的可能,另外注意白天不要过于劳累,否则夜晚如果睡得太深有尿液的时候不容易觉醒也会尿床的,当然还要注意避免夜间睡前喝过多的水分。减少夜间尿量,并且建议买一个定时的闹钟定时小便。

2015-11-30 18:47

举报

医生回答(4)

姚平霞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儿童尿床可以去医院挂泌尿外科、肾内科、中医科、神经内科、遗尿专科等科室。

1、泌尿外科

如果儿童存在尿床的情况,可能是存在遗尿症等疾病所引起的,此时可以去医院的泌尿外科进行检查,建议家长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肾内科

如果儿童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肾脏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尿床的情况。此时可以去医院的肾内科进行检查,建议家长多给儿童喝温水,勤换洗衣物,也要避免给儿童穿过紧的内裤。

3、中医科

如果儿童存在肾气不足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也会引起尿床的现象。此时可以去医院的中医科进行检查,建议家长多给儿童吃补气的食物,比如山药、枸杞等,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4、神经内科

如果儿童存在脑部发育异常的情况,可能会使膀胱的功能受到影响,也会出现尿床的现象,甚至还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等症状。此时可以去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检查,建议家长多给儿童吃营养脑神经的食物,比如核桃、鸡蛋等,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甲钴胺片、谷维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遗尿专科

遗尿症是指儿童在熟睡时发生排尿功能紊乱,出现不自主的排尿,可能与遗传、心理、生理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儿童到医院的遗尿专科进行检查,建议家长多给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盐酸丙米嗪片、去氨加压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家长及时带儿童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儿童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015-11-30 18:47

举报

李文卿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4岁开始控制排尿,如果5-6岁以后还经常性尿床,如每周二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医学上就称为“遗尿床尿症”.夜遗尿是一种常见病,在中国男孩子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发性夜遗尿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面的这些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机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为尿床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机率患病.
  疾病因素
  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
  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睡眠很深,不能及时醒来排尿部分患儿没有受到排尿训练,如长期使用尿布,父母夜间不唤醒孩子,抱孩子去厕所撒尿,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帮他们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久之,容易发生夜间尿床.
  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发育迟缓,夜遗尿患者随年龄的增长,症状或许有所改善,停止尿床,但停止夜遗尿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甚至有1%的人进入青春期后还继续尿床.
  环境因素
  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饮水过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间有便意时没有及时把尿等都会造成孩子尿床.
  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另外,还有20-30%的夜遗尿孩子在睡眠中,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控制尿激素是一种由人体自然产生并可减少尿液量的激素.

2015-11-30 18:47

举报

易茶敏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尿床我们每个人在婴幼儿时期都会有尿床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但如果孩子过了5周岁以后还尿床就是病态了,医学上称之为“遗尿症”,是孩子体质亏虚的外在表现。尿床在心理性格方面对孩子伤害最严重.需要治疗.现代医学证明,孩子尿床的根本原因有三:脾胃虚弱,功能紊乱,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尿感信号在传递过程中无法及时准确传到大脑;膀胱功能括约肌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膀胱无法正常排尿。这3种原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尿床时间越长,情况会越糟。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和行为纠正、必要的饮食控制和健康环境。

2015-11-30 18:47

举报

王焕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您的孩子是夜间遗尿症。您的情况属于原发性的,无器质性病变,多因控制排尿的能力迟滞所致。绝对不能在孩子发生遗尿时加以责骂、讽刺、处罚等,否则会加重患儿心理负担,应训练儿童将排尿间隔逐渐延长,每次排尿务必排尽;晚餐后应控制入水量,睡前不宜过度兴奋;睡熟后父母可在其经常遗尿时间之前唤醒,使其习惯于觉醒时主动排尿,必要时可采用警报器协助训练。药物治疗效果月80%左右,常用者为去氨加压素,为抗利尿剂,以减少泌尿量,0.1-0.2/次,晚饭前口服,疗程3-6个月。亦可用盐酸丙咪嗪治疗。

2015-11-30 18:4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床 (遗尿症)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