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食谱

精选回答(1)

包永忠 主任医师 内蒙古监狱管理局第二医院

擅长: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及肺炎、糖尿病、泌尿系感染、传染病、皮肤性病科等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提问

1型糖尿病患者的食谱需要根据血糖控制水平来确定,主要以低糖、低脂、低盐、低热量的食谱为主。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血糖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以1型糖尿病患者的食谱需要以低糖、低脂、低盐、低热量的食谱为主,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蛋糕、巧克力等。同时,还需要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猪油等。建议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引起血糖波动的情况。必要时,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同时,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2018-08-02 14:47

举报

医生回答(2)

童欢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关注饮食以控制血糖水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食谱。日常可适量食用燕麦、荞麦、红薯、西兰花、鸡胸肉等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患者仍需按医嘱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1.燕麦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摄入燕麦可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长期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因此,建议患者避免一次性大量食用燕麦。
2.荞麦
荞麦中的芦丁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1型糖尿病的方法之一。荞麦属于粗粮,过多食用可能导致胃肠负担加重,引起不适症状。
3.红薯
红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从而平稳地控制血糖水平。但要注意不可过量食用,以免出现腹胀、打嗝等不适症状。
4.西兰花
西兰花中含有的铬元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进而提高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但是不建议对该物质过敏的人群食用,否则可能会诱发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
5.鸡胸肉
鸡胸肉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适合1型糖尿病患者食用,因为其不会增加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还能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然而,若患者对鸡肉产生过敏反应,则不宜继续食用,以免诱发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
1型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均衡饮食原则,合理搭配主食、蔬菜、水果及蛋白质来源。同时注意监测血糖变化,以确保饮食调整的有效性。

2024-01-28 06:04

举报

刘华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关注饮食以控制血糖水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食谱。日常可适量食用燕麦、荞麦、红薯、西兰花、鸡胸肉等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患者仍需按医嘱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1.燕麦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摄入燕麦可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长期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因此,建议患者避免一次性大量食用燕麦。
2.荞麦
荞麦中的芦丁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1型糖尿病的方法之一。荞麦属于粗粮,过多食用可能导致胃肠负担加重,引起不适症状。
3.红薯
红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从而平稳地控制血糖水平。但要注意不可过量食用,以免出现腹胀、打嗝等不适症状。
4.西兰花
西兰花中含有的铬元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进而提高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但是不建议对该物质过敏的人群食用,否则可能会诱发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
5.鸡胸肉
鸡胸肉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适合1型糖尿病患者食用,因为其不会增加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还能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然而,若患者对鸡肉产生过敏反应,则不宜继续食用,以免诱发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
1型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均衡饮食原则,合理搭配主食、蔬菜、水果及蛋白质来源。同时注意监测血糖变化,以确保饮食调整的有效性。

2015-12-13 22: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1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青少年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病友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