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护理病案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2型糖尿病的护理病案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自我管理教育等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通过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比例,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配餐有助于维持正常体重、稳定血糖水平,预防并减轻肥胖相关并发症;具体到2型糖尿病患者,可采用低GI食物如糙米代替白米饭,减少碳水化合物吸收速度,从而平稳血糖波动。
2.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包括有氧运动和肌肉强化活动,在专业指导下定期开展,时间及强度因人而异。规律的身体活动能够提高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对于2型糖尿病人而言,建议选择如快走、游泳等非度但能持久坚持的运动方式。
3.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通常使用指尖采血法,在空腹、饭前、饭后以及睡前等时间段进行测试,记录结果以便调整饮食和用药。实时了解自身血糖变化可以帮助及时发现高血糖或低血糖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严重后果发生;对于2型糖尿病人来说,特别是在开始新的饮食或运动计划时,频繁监测尤为重要。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涉及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酰脲类等,需依据医嘱确定剂量和频率。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增强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肝脏糖原分解和肠道内葡萄糖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对于新诊断且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人,医生可能会考虑启动药物治疗。
5.自我管理教育
自我管理教育是针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项目,旨在传授疾病知识、行为改变技巧及相关政策支持等内容。良好的自我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持续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至关重要。
此外,建议定期复查,尤其是刚开始接受治疗或生活方式改变时,以评估疗效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应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因为这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2024-02-04 23:19

举报

医生回答(1)

林云翔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是最重要的,包括: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合理用药。当前医学专家则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 一、营养治疗1、计算总热量按照性别、年龄、身高查表或者简易公式获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生活习惯等计算总热量。休息状态成年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量25-30kcal,根据体力劳动程度做适当调整,孕妇、乳母、儿童、营养不良者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酌情增加。肥胖者恢复体重应酌情减少,酌减恢复体重。日本进口的特殊免疫“八*佰*壹”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胰腺具有双重功能,即分泌消化液和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激素,主要调节人体的糖代谢。甲壳质通过协调脏器功能促进内分泌,实现对胰腺功能的调节。首先是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大脑皮层的饥饿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然后使胰腺的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量,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改善胰腺的功能,活化胰岛细胞,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2、营养物质含量 糖类约占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粮、面和一定量杂粮,忌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5%,伴有肾功能不全者,蛋白摄入减量(遵医嘱),脂肪约30%,控制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天。  3、合理分配 每克糖、蛋白质(4kcal),每克脂肪(9kcal),将热量换算成食品后制定食谱,根据生活习惯、病情和药物治疗进行安排。早中晚食物量可以按照1:2:2,或1:1:1分配。  4、随访 以上仅是原则估算,肥胖者在措施适当的前提下,体重不下降应该进一步减少饮食;消瘦的患者如果体重有所增加,其饮食方案也应该调整,避免体重继续增加。二、体育锻炼运动和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同样重要。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即单位量的胰岛素可以降低更多的血糖)。心、脑系统疾病患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根据情况安排运动。因此糖尿病人锻炼是不可缺少的方法。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强调的是运动对于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据可续研究最新发现,运动对于危害生命的大敌——糖尿病,有明显的预防效果。三、病情监测每位病人都应有自己的血糖自我监测日记,并养成每天记录的良好习惯,血糖自我监测的日记内容包括:  1、测血糖、尿糖或HbAlc的日期、时间。  2、与吃饭的关系,即饭前还是饭后。  3、血糖或尿糖的结果。  4、注射胰岛素或服口服降糖药的时间和种类、剂量。  5、任何影响血糖的因素,如进食的食物种类及数量、运动量、生病情况等。  6、低血糖症状出现的时间、与药物、进食或运动的关系、症状的体验等。  每次去医院看病时应带好你的血糖监测日记,与医生讨论如何调整治疗。四、口服药物治疗常用的有:化学类有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及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双胍类、AGI等;  五、胰岛素治疗适应症:  ①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糖尿病治疗
②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HbA1c仍大于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2015-12-15 10: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2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1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