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副作用
补充说明: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副作用
a******W 2015-12-19 22:49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5)
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的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和药物热。如果副作用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立即咨询医生以调整治疗方案。
1.恶心
恶心可能是由于胃肠道受到刺激或神经反射引起的消化系统不适。可能伴随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呕吐
呕吐是机体对药物毒性反应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长期剧烈呕吐会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3.腹泻
腹泻通常由药物刺激肠黏膜引起,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丢失增加。轻者表现为稀便,重者可能出现水样便并伴有腹部绞痛、发热等症状。
4.皮疹
皮疹的发生可能与个体对克林霉素过敏有关,属于免疫应答反应。典型症状包括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严重时可能出现瘙痒、疼痛等症状。
5.药物热
药物热是指在使用某些药物后出现的一过性发热现象,多为变态反应所致。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头痛、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全身感染。
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需谨慎观察身体变化,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2024-01-12 08:30
举报你好!孕妇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应注意。
8 贮藏方法
遮光,密闭,置阴凉处保存。
9 注意事项
1.本品和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交叉过敏反应,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
2.本品禁与氨苄青霉素、苯妥英钠、巴比妥类、氨茶碱、葡萄糖酸钙及硫酸镁配伍。
3.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4.如出现假膜性肠炎,可选用万古霉素0.125~0.5g口服,一日4次进行治疗。
5.本品含有乙醇,可引起眼部灼烧感及刺痛感,故用药时应避免触及眼部。
2015-12-19 22:48
举报你好!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红霉素呈拮抗作用,不宜合用。
4 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功能与主治
用于治疗寻常痤疮(粉刺、黑头、炎行丘诊、脓包等)。
5 用法与用量
局部外用,先用温水洗净患处,轻松揩干后,取适量药液在患处涂一薄层,每日早晚各一次。
6 不良反应
本品不良反应少见,主要为局部刺激作用如皮肤干燥、脱屑、搔痒、红斑、灼烧感及刺痛感等。此外,极少透皮吸收的克林霉素可能诱发腹痛、腹泻,包括伪膜性结肠炎的发生,但极其罕见。
1.肌内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现轻微疼痛。长期静脉滴注可出现静脉炎。
2.胃肠道反应:偶见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
3.过敏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物性皮疹。
4.偶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少数病人可发生一过性碱性磷酸酶、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及黄疸。
6.极少数病人可产生假膜性结肠炎。
2015-12-19 22:48
举报你好!【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34页)测定。 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二氢钾溶液(取磷酸二氢钾10.54g,溶于775ml水中,用85%的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2.5)—乙腈(775.2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克林霉素磷酸酯峰与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 内标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适量,制成每1ml中含12mg的乙腈溶液,用流动相稀释成每1ml中含0.12mg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 取本品约48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5ml,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量取10ml注入液相色谱仪。另精密称取克林霉素磷酸酯对照品,同法测定,按内标法计算供试品中C18H24ClN7O8S的含量。
2015-12-19 22:48
举报你好!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为无色澄清液体。适用于治疗寻常痤疮,如青春痘、脓疱、丘疹、粉刺、黑头等。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2 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成分
本品每毫升含主要成分克林霉素10毫克,辅料为乙醇、丙二醇、异丙醇及薄荷脑。
【鉴 别】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
【检 查】酸度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约含克林霉素磷酸酯0.01g的溶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44页),PH值应为3.5~4.5。 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1.0g,加0.5mol/L氢氧化钠溶液4.5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如显混浊,与2号浊度标准液(中国药典1990年版附录58页)比较,不得更浓。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55页第一法)测定,含水分不得超过6.0%。 降压物质 取本品,用灭菌生理盐水溶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108页),剂量按猫体重每1kg注射5mg,应符合规定。 热原 取本品,加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每1ml含24mg克林霉素的溶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106页),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1ml,应符合规定。
2015-12-19 22:48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脓疱的发生机理因病因不同差异。有些疾病表现的脓疱病因仍不明了。但脓疱腔内均有大量的白细胞存在。病毒性痘样脓疱由不同的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感觉人体后,经一系列免疫反应,发生表皮内或表皮下脓疱。其典型的变化可使表皮发生网状变性和气球状变性,亦可有不同病毒的包涵体。细菌感染的脓疱多由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引起。感染途径为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原发感染是致病菌直接侵入皮肤引起脓疱。如传染性脓疱疮,其发病机理病原菌起主要作用。继发感染是发生于原有皮损的础上。一般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如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引起细菌性脓疱的致病因素,病原菌在皮肤上大量繁殖或接触外来毒力较强的菌株,表皮破损使病原菌易于侵入。小儿皮肤薄嫩抵抗力差易受感染。代谢失调、营养不良、疲劳或某种免疫功能缺失的易感性。非感染性胞疹为无菌性脓疱。一般病因尚不清楚,如疱疹样脓疱病,脓疱型银屑病等。有认为与病灶感染,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一)感染性脓胞1.病毒性痘样脓胞,Kapoi水痘样疹,种痘反应,牛痘样湿疹,天花,羊痘,牛痘,挤奶人结节。2.细菌性炎性脓疱传染性脓疱疮、大疱性脓疱疮、深脓胞疮、新生儿脓疱疮、毛囊性脓疱疮、坏死性痤疮、须疱、秃发性毛囊炎、手(足)表浅性大疱性脓皮病,脓疱性细菌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3.真菌、螺旋体、螨虫感染性脓疱见于黄癣、脓癣、脓疱性梅毒疹、疥疮、毛囊虫皮炎等。(二)非感染性脓疱本组疾病无菌性小脓疱,大多病因不十分明了,如脓疱型银屑病,疱疹样脓疮病、角层下脓疱病、掌跖脓疱病,连续性肢端皮炎、婴儿肢端脓疱病,嗜酸性脓胞性毛囊炎,脓疱性粟粒疹,药物如溴剂、碘剂引起的脓疱。
就诊科室: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