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急性黄疸性肝炎
补充说明:急性黄疸性肝炎
a******W 2015-12-25 20:1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你好!急性黄疸肝炎的传染
病毒性急性黄疸型肝炎在发病期间具有传染性,传染途径大致有经血液、消化、性接触、母婴等。甲肝、戊肝属消化道疾病,是粪-口途径传播。急性感染时,传播比较厉害,而且没有疫苗,一般在一起吃饭、住一起就很可能传染他人。乙肝、丙肝则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一般只要没有暴露性的血液接触,是不会感染乙肝病毒的。
2015-12-25 20:1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急性黄疸性肝炎可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药物因素、病毒感染、酒精刺激、自身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果患者长期吸烟、酗酒,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容易导致肝功能损伤,从而诱发急性黄疸型肝炎。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同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比如抗生素、抗结核药物等,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伤,从而诱发急性黄疸型肝炎。建议患者及时停止服用药物,并到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可遵医嘱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3、病毒感染
如果患者身体抵抗力较低,可能会受到病毒感染,从而诱发急性黄疸型肝炎。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片、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人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治疗。
4、酒精刺激
如果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肝脏损伤,容易引起急性黄疸型肝炎。建议患者戒酒,在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促进肝脏细胞的修复。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自身免疫力下降
如果患者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从而诱发急性黄疸型肝炎。建议患者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提高身体免疫力。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
2015-12-25 20:12
举报你好!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危害
急性黄疸型肝炎会造成以下危害:
(1)首先是造成肝损伤: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侵润,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代谢的各种功能。
2015-12-25 20:12
举报你好!初期症状
急性黄疸肝炎在发病的前期,其病情发展比较缓慢,急性黄疸肝炎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肝区胀痛、乏力、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腹泻等,还会有畏寒发热的症状,有一些患者还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其症状类似感冒,患者要注意鉴别。有的还伴有关节疼痛,头痛,腹痛,肝区痛和寻麻疹。查体时可在肋下触及到肝脏。肝功能实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升高(AST),尿胆红素阳性。
2015-12-25 20:12
举报你好!临床定义
急性黄疸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种,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食欲减退,厌油,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恶心,呕吐,部分病人畏寒发热,继而尿色加深,巩膜、皮肤等出现黄疸。由于急性黄疸肝炎起病急,所以要尽快治疗,防止肝炎的慢性化趋势。
2015-12-25 20:12
举报向医生提问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新生儿多
典型症状: 病理性黄疸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巩膜黄染 胆红素升高
临床检查: 病理性黄疸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巩膜黄染 胆红素升高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