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妊娠期糖尿病病例
补充说明:妊娠期糖尿病病例
a******W 2015-12-26 20:5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前没有糖尿病,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病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怀孕前就有糖尿病,另一种是在妊娠期出现的糖尿病。
妊娠前就有糖尿病的患者,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等原因导致的,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症状,在妊娠期间出现糖尿病的患者,可能是由于怀孕前就存在糖尿病,没有及时控制导致的。
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避免吃含糖量高的食物,比如糖果、巧克力、蛋糕等,以免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同时还需要注意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建议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在妊娠期间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11-19 09:38
举报您好,根据你的描述,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妊娠期糖尿病,不用过于担心,而且您 这个数据也不算是太高。建议还是需要通过饮食来进行控制一段时间,之后再去进行复查,一般情况下, 如果合理的控制好,后期都是有一定的改善的。建议孕妈控制饮食。
2018-05-08 21:03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一)确诊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二)可排除糖尿病:
1,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 mmol/l之间,为糖耐量减;如空腹血糖6.1-7.0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2015-12-26 20:52
举报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临床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身体内惟一的降血糖激素.
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
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
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夏天是老年糖尿病人并发高渗综合征的多发季节,由于该病的病死率较高,可达40%左右,男女发生率相仿,相当一部分病人在起病前可无明确的糖尿病史,或仅仅是轻度的2型糖尿病,故应引起病人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015-12-26 20:52
举报向医生提问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显著升高可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久病还可引起血管与神经病变,从而造成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多脏器组织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寿命减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