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毒性肝炎症状
补充说明:病毒性肝炎症状
a******W 2015-12-27 16:23
病毒性肝炎 急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黄疸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胀、乏力、食欲减退等,通常取决于肝脏受损的程度。由于病毒性肝炎可能导致慢性疾病或进展至肝硬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恶心
病毒侵入肝脏后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恶心的症状。恶心感通常发生于上腹部,可能伴随打嗝和腹部不适。
2.呕吐
当病毒损伤肝脏时,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吸收,从而引发呕吐的现象。呕吐常发生在进食后,严重者可出现持续干呕。
3.腹胀
腹胀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细胞炎症和水肿,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气体积聚在肠道内。腹胀的感觉通常位于肚脐周围,可能伴有腹部不适和排便不畅。
4.乏力
乏力主要是因为病毒复制活跃,间接胆红素升高,患者处于免疫应答状态,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机体消耗增加,进而感到疲乏无力。乏力程度从轻度到重度不等,日常活动后尤为明显。
5.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是因为病毒直接损害肝脏,影响其分泌胆汁的功能,使脂肪类食物难以被消化吸收,从而降低食欲。食欲减退可能导致体重下降,长期食欲不振还可能影响营养摄入。
针对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建议进行肝功能测试、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以及肝脏超声波检查。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患者要避免饮酒,保护肝脏,确保充足的休息,以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2024-02-19 17:2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你好!病毒性肝炎症状
(一)血象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重症肝炎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血小板减少。
(二)肝功能试验 肝功能试验种类甚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
1.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试验 黄疸型肝炎上述指标均可升高。尿检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均增加。
2.血清酶测定 常用者有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转氨酶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及隐性感染者均可升高,故有助于早期诊断。业已证实AST有两种,一为ASTs,存在于肝细胞质中,另一为ASTm,存在于肝细胞浅粒体中。当肝细胞广泛坏死时,血清中ASTm增高,故在重症肝炎时以ASTm增加为主。由于ASTm的半衰期短于ASTs,故恢复也较早,急性肝炎中ASTm持续升高时,有变为慢性肝炎可能。慢性肝炎中ASTm持续增高者,应考虑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重症肝炎时升高最早,在助于早期诊断。果糖1、6-二磷酸酶是糖原合成酶之一,各型慢性肝炎血清含量明显升高。血清鸟嘌噙酶(GDA)与ALT活性一致,并具有器官特异性。
3.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硷脂酶测定肝细胞损害时,血内总胆固醇减少,梗阻性黄疸时,胆固醇增加。重症肝炎患者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硷脂酶均可明显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2015-12-27 16:22
举报你好!病毒性肝炎症状
3.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起病急,进展快,黄疸深,肝脏小。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出血倾向明显并可出现肝臭、腹腔积液、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而排除其他原因者,胆固醇低,肝功能明显异常。
(2)亚急性重型肝炎在起病10天以后,仍有极度乏力、纳差、重度黄疸(胆红素>171μmol/L)、腹胀并腹腔积液形成,多有明显出血现象,一般肝缩小不突出,肝性脑病多见于后期肝功能严重损害:血清ALT升高或升高不明显,而总胆红素明显升高即:胆酶分离,A/G比例倒置,丙种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40%。
(3)慢性重型肝炎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史,影像学、腹腔镜检查或肝穿刺支持慢性肝炎表现者,并出现亚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为慢性重型肝炎。
4.淤胆型肝炎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有明显肝大、皮肤瘙痒、大便色浅,血清碱性磷酸酶、γ-转肽酶、胆固醇均有明显增高,黄疸深,胆红素升高以直接增高为主,转氨酶上升幅度小,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较轻的临床症状和深度黄疸不相平行为其特点。
2015-12-27 16:22
举报你好!病毒性肝炎症状
2.慢性肝炎
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如今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常见症状为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低热,体征为面色晦暗、巩膜黄染、可有蜘蛛痣或肝掌、肝大、质地中等或充实感,有叩痛,脾大严重者,可有黄疸加深、腹腔积液、下肢水肿、出血倾向及肝性脑病,根据肝损害程度临床可分为:
(1)轻度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者。
(2)中度症状、体征,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者。肝功能有异常改变。
(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实验室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A/G比例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85.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三项检测中有一项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2015-12-27 16:22
举报你好!病毒性肝炎症状
1.急性肝炎
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潜伏期在15~45天之间,平均25天,总病程2~4个月。
(1)黄疸前期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肝区痛、尿色逐渐加深,本期持续平均5~7天。
(2)黄疸期热退,巩膜、皮肤黄染,黄疸出现而自觉症状有所好转,肝大伴压痛、叩击痛,部分患者轻度脾大,本期2~6周。
(3)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恢复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2015-12-27 16:22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是法定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部分乙型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可演变成慢性,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 E)。 另外一种称为庚型病毒性肝炎,较少见。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有可能发展为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庚型肝炎病毒和TTV病毒的致病性问题目前尚有争议。除此很多其他已知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黄热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艾柯(ECHO)病毒等,也可引起肝脏炎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