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瘫> 脑瘫> 脑瘫康复救助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脑瘫康复救助可以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行为疗法和营养支持等综合干预措施。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有加重的趋势,应尽快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动作训练、平衡协调练习等方式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通常由专业康复师指导,在固定时间段内进行。此措施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核心稳定性、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进而促进其日常活动能力。针对脑瘫儿童常见的运动障碍具有积极作用。
2.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着重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性训练,包括进食、穿衣、洗澡等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以及职业准备和社会参与方面的训练。脑瘫患者的运动控制可能存在问题,导致他们难以完成某些精细动作。通过有针对性地训练这些技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并提高生活质量。
3.言语疗法
言语疗法涉及评估患者的语音产生和理解能力,并制定个性化计划以改善这些问题。疗程通常由语言病理学家执行。对于存在言语障碍的脑瘫患者而言,言语疗法旨在恢复或改进发音清晰度、流利度及交流能力。这是由于脑瘫可能导致口腔肌肉协调困难或其他相关因素所致。
4.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侧重于改变与特定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模式,如焦虑或抑郁。这可能包括认知重构、放松技巧和正念练习。脑瘫本身不会直接引起情绪困扰,但面对持续挑战时可能出现压力反应。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应对情感压力,并提供有效管理策略。
5.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旨在确保患者获得均衡饮食,并可能包括调整食物种类、增加液体摄入量或补充特殊配方食品。良好的营养状态对脑瘫患者至关重要,因为充足的营养有助于维持身体机能、促进生长发育及支持康复进程。针对脑瘫特征优化饮食结构是必要的。
在实施脑瘫康复救助过程中,应考虑个体化方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2024-01-05 02:47

举报

医生回答(1)

易茶敏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引起脑瘫的原因有很多,如染色体疾病、先天性感染、脑发育畸形或发育不良、胎儿脑缺血缺氧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或基底节受损等。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训练,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训练,这需要家长付出很多努力和耐心。脑瘫患儿的大脑和智力的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如果长期处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下,小儿脑瘫患儿的智力发育很可能会受到影响,脑瘫患儿因其摄食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导致机体营养的缺乏,还要鼓励孩子,经常和孩子交流。

2015-12-28 21: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脑瘫 (大脑性瘫痪,脑性瘫痪,婴儿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也称婴儿脑性瘫痪(infantile cerebral palsy),是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我国脑性瘫痪专题座谈会(1988)提出脑性瘫痪的定义是: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期非进行性脑损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其他原因导致的短暂性运动障碍、脑进行性疾病及脊髓病变等,不属本病的范围。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