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尿道炎,膀胱炎,肾炎,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男性不育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阳痿,早泄,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炎,龟头炎,包皮龟头黏连

提问

子宫肌腺可能表现为痛经、月经不规律、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症状,通常伴有子宫增大。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痛经
痛经可能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当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外时,会导致子宫收缩和痉挛性疼痛。痛经通常发生在下腹部或盆腔区域,可能伴随腰背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月经不规律
月经不规律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如雌激素和孕激素失调,导致子宫内膜脱落时间不稳定。月经周期异常可能导致排卵障碍,表现为月经提前或推迟。
3.经期延长
子宫肌腺症患者由于子宫壁肌肉过度增生,影响子宫内膜正常脱落,从而出现经期延长的现象。经期延长可导致失血量增加,严重时可能出现贫血的症状。
4.经量增多
子宫肌腺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受到炎症刺激,容易导致血管扩张,进而引起出血量增多的情况发生。经量增多可能导致贫血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以减少出血并预防并发症。
5.子宫增大
子宫肌腺症中,子宫内膜细胞侵入子宫肌层,使子宫肌层纤维化和硬化,导致子宫体积增大。子宫增大可能会压迫邻近器官,引起尿频、便秘等症状。
针对子宫肌腺症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妇科超声检查、CA125血液检测。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炔雌醇片等,以及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术。患者平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均衡饮食,减少摄入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保暖,尤其是小腹部位。

2024-03-19 14:50

举报

医生回答(4)

葛博龙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症。以往曾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将非子宫肌层的内膜异位症称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示区别。 治疗应视患者症状和年龄而定。若在给予吲哚美辛、萘普生或布洛芬对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患者已近绝经期时,可采用保守治疗。若患者长期有剧烈痛经则应行全子宫切除术,卵巢是否保留取决于患者年龄和卵巢有无病变。

2016-01-19 12:07

举报

赵立垠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您好,子宫肌瘤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子宫肌瘤生长较快,当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不同变性。软坚化瘤膏在治疗子宫肌瘤注重辨清气血,通过内病外治原理,膏贴人体穴位,以活血化瘀、消瘀散结、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为主,从而软化瘤体,使之彻底消散。

2016-01-19 12:07

举报

林东升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您好,子宫肌腺怎么办?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
 1.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2.腹块: 腹部胀大,下腹扪及肿物,伴有下坠感。
  3.白带增多:白带增多,有时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
  4.疼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当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5.压迫症状: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当肌瘤向两侧生长,则形成阔韧带肌瘤,其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积水;如压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6.不孕: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以致妨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
  7.继发性贫血:若患者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生贫血,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慌等症状。
  8.低糖血症:子宫肌瘤伴发低糖血症(hypoglycemia)亦属罕见。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低,意识丧失以致休克,经葡萄糖注射后症状可以完全消失。肿瘤切除后低血糖症状即完全消失。
(一)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1.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生育年龄因肌瘤所致不孕或流产,药物治疗后使肌瘤萎缩促使受孕,胎儿成活。
  2.绝经前妇女,肌瘤不很大,症状亦轻,应用药物后,使子宫萎缩绝经,肌瘤随之萎缩而免于手术。
  3.有手术指征,但目前有禁忌症需要治疗后方可手术者。
  4.患者合并内科、外科疾病不能胜任手术或不愿手术者。
  5.选择药物治疗前,均宜先行诊断性刮宫做内膜活检,排除恶性变,尤对月经紊乱或经量增多者。刮宫兼有诊断及止血作用。

2016-01-19 12:07

举报

叶元兴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症。以往曾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将非子宫肌层的内膜异位症称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示区别。 治疗应视患者症状和年龄而定。若在给予吲哚美辛、萘普生或布洛芬对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患者已近绝经期时,可采用保守治疗。若患者长期有剧烈痛经则应行全子宫切除术,卵巢是否保留取决于患者年龄和卵巢有无病变。

2016-01-19 12: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子宫小

子宫小于正常,医学上称之为“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良又称幼稚子宫,一般指青春期后子宫仍小于正常,俗称“子宫小”。这样的患者常伴有月经稀少、停经或闭经。

  • 症状起因:子官发育不良主要由内分泌功能不良所致,特别是卵巢功能障碍引起雌、孕激素分泌不足所造成的。而卵巢功能降碍除了会使子宫发良不良外,更大的不利因素是这样的患者常常也没有排卵或者黄体功能不全。因此,是多种不利因素造成子宫发育不良的妇女不孕。

  • 可能疾病: 不孕症 先天性无阴道 子宫性不孕 软产道异常性难产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妇科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