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总胆红素高是什么原因
补充说明:总胆红素高是什么原因
a******W 2016-01-22 09:0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总胆红素高可能是由肝硬化、胆管炎、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胆石症、胆道梗阻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肝硬化
肝硬化时肝脏细胞受到损伤,导致胆红素代谢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总胆红素升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2.胆管炎
胆管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胆管炎症,会导致胆汁流通不畅,进而影响胆红素的排泄,使总胆红素水平上升。针对胆管炎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支持疗法。例如,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是由于肝内胆汁淤积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体外,进而引起胆红素升高的现象。对于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酒精性肝硬化需要戒酒,病毒性肝硬化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可配合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药改善病情。
4.胆石症
胆石症是指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结石,当结石移动或堵塞胆管时,会引起胆汁分泌不畅,进而导致胆红素浓度增高。对于胆石症的治疗,如果出现急性胆绞痛,可以考虑使用硫酸镁注射液缓解疼痛;若为慢性胆囊炎,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胆囊。
5.胆道梗阻
胆道梗阻阻碍了胆汁流动,导致胆汁滞留并反流进入血液,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解除胆道梗阻的方法包括经皮穿刺引流术、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等。这些方法旨在恢复胆汁流动,减少胆红素积累。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应进行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以进一步了解肝脏结构和异常情况。
2023-12-29 08:06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总胆红素高是什么原因?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定量测定结果应低于17μmol/L,包括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其中直接胆红素占血清总胆红素的比值应小于35%.当血清总胆红素超过34μmol/L时可出现巩膜、皮肤的黄染。总胆红素的检测能确定有无黄疸、黄疸的程度及黄疸的类型,对于黄疸的诊断与鉴别有很重要的价值。
2016-01-22 09:01
举报总胆红素高是什么原因?胆绿素再在“胆绿素还原酶”催化成胆红素(1克血红蛋白能生成34mg胆红素)。这时的胆红素尚未与肝脏中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称非结合型胆红素(脂溶性间接胆红素),如果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则成为结合型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合型胆红素经胆汁分泌进入肠道,在回肠末端和结肠内经细菌作用而被还原成尿胆原,多数尿胆原随粪便排出,小部分尿胆原(10%~15%)被肠粘膜重新吸收,经门静脉而达肝脏,其中小部分经肾脏随尿排出,这就是我们尿中所检测到的尿胆原。
2016-01-22 09:01
举报总胆红素高是什么原因?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等。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总胆红素增高,见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内出血、输血后溶血性黄疸、急性黄色肝萎缩。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果糖不耐受等,以及摄入水杨酸类、红霉素、利福平、孕激素、安乃近等药物。
2016-01-22 09:01
举报总胆红素高是什么原因?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一种,它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它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有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但也有抗氧化剂功能,可以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
2016-01-22 09:01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感染。胆道感染是胆红素钙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感染时胆道中的细菌释放出β-葡萄糖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水解出葡萄糖醛酸,其游离胆红素与钙盐结合发生沉淀。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虽然含有β-葡萄糖醛酸酶,但含量比较少,同时还存在葡萄糖1,4-螺旋内酯等结抗物,所以不呈现酶的活性。但当胆道发生感染时不仅胆汁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增加,而且大肠杆菌、类杆菌、梭形芽孢杆菌感染可产生大量β-葡萄糖醛酸酶。这样β-葡萄糖醛酸酶量的增加以及活性的增加可使大量结合性胆红素水解生成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不溶于水,它与胆汁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胆红素钙颗粒。胆红素钙颗粒以脱落红胞、寄生虫卵等为核心,在胆汁中黏蛋白的帮助下不断沉积形成结石。 再者,细菌感染可以引起胆囊发炎,胆囊壁增厚,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在胆囊内储留时间延长,从而加速结石形成。另外IgA缺乏(人体内一种抗体缺乏)可使胆囊免疫功能减低,增加感染、形成结石的机会。 2.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是我国胆管结石的主要病因。另外,肝吸虫病和鞭毛虫病也可以引起胆道壁损伤,并引起胆道感染。此外虫的残体和虫卵可形成结石核心,成为原发性胆管结石的形成条件。 3.胆汁成分改变:胆汁酸能防止或减少胆红素钙的沉淀,而糖蛋白去易成为结石的支架。 4.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能使胆红素钙生成加快,且使胆囊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糖蛋白,从而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5.饮食:长期的营养不良不仅可影响胆道的正常防卫能力,而且低脂、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使胆汁中葡萄糖二酸内酯减少,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减弱,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增强,易发生胆红素沉淀而形成胆色素类结石。 6.胆道系统先天性异常:胆管系统的解剖学变异所导到的胆流障碍均易在该部发生胆结石。什得注意的是,营养不良状态在胆色素结石的病人中是常见的。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肝胆
人血白蛋白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利肝隆颗粒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有较好的效果。
恩替卡韦分散片
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