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病毒性肝炎>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种参与蛋白质代谢的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肌、肾脏、骨骼肌等部位,临床上主要用于肝脏疾病、心肌疾病、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肝脏疾病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在肝脏内的活性很高,因此当肝脏受到损伤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会出现升高的情况,而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都会导致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2、心肌疾病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也存在于心肌组织中,如果患者存在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肌疾病,也会导致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3、肾脏疾病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也存在于肾脏组织中,如果患者存在肾脏疾病,如肾炎、肾衰竭等,也会导致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4、骨骼肌疾病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也存在于骨骼肌组织中,如果患者存在骨骼肌疾病,如肌炎、肌萎缩等,也会导致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5、其他原因

如果存在营养不良、酗酒、药物中毒等情况,也可能会导致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如果患者出现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2016-01-22 16:42

举报

医生回答(4)

周扬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方法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IFCC和欧洲常规Szasz法。二者均是以γ谷氨酰-3-羧基-4-对硝基苯胺和双甘肽为底物的酶动力。GOT作用于γ-谷氨酰-3-羧基-4-对硝基苯胺和双甘肽产生γ一谷氨酰双甘肽和5-氨基2-硝酸苯甲酸盐,在405nm处检测吸收峰,计算出血清中GGT的浓度。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高是怎么回事?折叠编辑本段偏高原因

1、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时,谷氨酰转移酶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谷氨酰转移酶表现正常,若谷氨酰转移酶持续升高,则表示病情恶化;

2、酒精性、药物性肝炎:谷氨酰转移酶一般在300~1000U/L,酗酒者戒酒后谷氨酰转移酶就会随之下降;

3、胆道阻塞性疾病也可以造成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肝内阻塞会诱使肝细胞产生大量的谷氨酰转移酶,甚至会达参考值上限的10倍以上;

4、脂肪肝、胰腺炎、胰腺肿瘤、前列腺肿瘤等亦可使谷氨酰转移酶轻度增高;

5、过度食用高高蛋白补品也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谷氨酰转移酶升高。

2016-01-22 16:42

举报

林慧颖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参考

谷草转氨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但肝脏损害时其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40μ/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丙/谷草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肾内最多,其次为胰和肝,胚胎期则以肝内最多,在肝内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来自肝脏。正常值为3~50μ/L(γ-谷氨酰对硝基本胺法)。此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变失代偿时仅轻中度升高。但当阻塞性黄疸时,此酶因排泄障碍而逆流入血,原发性肝癌时,此酶在肝内合成亢进,均可引起血中转肽酶显著升高,甚至达正常的10倍以上。酒精中毒者ν-GT亦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酒精性肝病。在急性肝炎时,ν-GT下降至正常较转氨酶为迟,如ν-GT持续升高,提示转为慢性肝病。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时,ν-GT持续低值提示预后不良

如果是病理性的原因造成的,r-谷氨酰转肽酶会成倍升高;若轻度升高,可能是饮酒、熬夜、疲劳、服用药物等原因。

γ-谷氨酰转移酶(γ一GT)

健康人血清γ-GT水平甚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

γ-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以及肝硬化、肝肿瘤中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均可升高。

2016-01-22 16:42

举报

李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临床意义

(1)胆道阻塞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等所致的慢性胆汁淤积,肝癌时由于肝内阻塞,诱使肝细胞产生多量GGT同时癌细胞也合成GGT均可使GGT明显升高,可达参考值上限的10倍以上。此时GGT、ALP、5-核苷酸酶(5-NT)、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及血清胆红素呈平行增加。谷氨酰转移酶
谷氨酰转移酶

(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时,GGT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洁动期,酶活性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洁动或病情恶化。

(3)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1000U/L),ALT和AST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酗酒者当其戒酒后GGT可随之下降。

(4)其他:脂肪肝、胰腺炎、胰腺肿瘤、前列腺肿瘤等GGT亦可轻度增高。

2016-01-22 16:42

举报

孙晓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病理性引起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高的原因:

1.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急性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受损引起谷氨酰氨转移酶偏高;

2.慢性肝炎时,谷氨酰氨转移酶偏高一般为正常值的两倍,如果长期居高不下则肝细胞坏死可能性极大。

3.胆管受阻时,谷氨酰氨转移酶回流如血液,造成谷氨酰氨转移酶偏高。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生理性引起的谷氨酰氨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1.超负荷工作,常上夜班,压力大而抽烟喝酒。

2.过度摄入高蛋白食品。

3.某些药物引起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如一些安眠药、止痛药等。

2016-01-22 16: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是法定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部分乙型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可演变成慢性,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 E)。 另外一种称为庚型病毒性肝炎,较少见。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有可能发展为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庚型肝炎病毒和TTV病毒的致病性问题目前尚有争议。除此很多其他已知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黄热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艾柯(ECHO)病毒等,也可引起肝脏炎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