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鼻窦炎怎样治好
补充说明:鼻窦炎怎样治好
a******W 2016-01-25 11:1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鼻窦炎患者一般可以通过日常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来治好。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炎症性疾病的统称,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
1、日常护理
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还要注意鼻腔的清洁和卫生,不要用手抠鼻子,以免加重感染。
2、物理治疗
如果患者鼻窦炎症状比较轻微,可以使用热毛巾对鼻部进行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消退,从而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3、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鼻窦炎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另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口服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
4、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持续加重,则可以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主要是利用鼻内镜通过鼻腔,进入鼻窦内,能够清除鼻窦内的病变组织,使鼻窦内的炎症得到改善。
5、中医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进行改善,能够促进鼻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7-08-20 17:46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鼻窦炎可以通过鼻腔冲洗、抗生素治疗、蒸汽吸入、免疫疗法、中医药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门配制的溶液温和地清洁鼻腔内部,每日数次。通过减少病原体、分泌物及过敏原对黏膜的刺激,缓解炎症状态;适用于减轻因感染引起的急性期症状。
2.抗生素治疗
根据患者敏感性测试结果选用合适的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给予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目标是消灭致病菌群,通常针对细菌性感染所致之慢性期或复发性发作有效。
3.蒸汽吸入
利用加湿器或者热水蒸气浴的方式让患者呼吸含有一定湿度的空气,每日数次。增加水分含量有助于稀释并排出积聚于窦道内的分泌物,并可舒缓黏膜干燥带来的不适感。
4.免疫疗法
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特定抗原蛋白制剂,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调整剂量。旨在提高机体对该类物质的耐受性,长期效果可能有助于控制由特定过敏源诱发的反复发作性症状。
5.中医药疗法
依据个体差异开具草药方剂,包括内服和外敷等多种形式。传统中医认为鼻窦炎多因风寒侵袭、痰浊凝滞等原因导致,通过调节气血平衡来辅助治疗。
鼻窦炎患者应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2024-03-01 14:19
举报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一种鼻科常见多发病。所谓鼻窦是鼻腔周围面颅骨的含气空腔;左右共有4对:称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因其解剖特点各窦可单独发病,也可形成多鼻窦炎或全鼻窦炎。治疗上;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不错的疗效,抗生素和中成药治疗,比如;阿莫西林,甲硝唑,和霍胆丸,鼻炎康片,外用鼻炎康喷剂,有必要可以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预防与护理;1、平时注意鼻腔卫生。2、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而擤。3、游泳时姿势要正确,尽量做到头部露出水面。8、严禁烟、酒、辛辣食品。医患交流内容仅供参考!如须就诊请到当地正规医院。
2016-01-25 11:12
举报向医生提问
鼻窦炎是指发生在鼻窦粘膜的炎症。在各种鼻窦炎中,前组鼻窦发病率高,以上颌窦发病最常见,其后依次为筛窦、额窦和蝶窦。鼻窦炎可以单发,亦可以多发。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为鼻腔感染后继发鼻窦化脓性炎症。此外,变态反应、机械性阻塞及气压改变等均易诱发鼻窦炎,牙的感染也可引起齿源性上颌窦炎。可分为慢性鼻窦炎和急性鼻窦炎。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典型症状: 鼻塞及反射性头痛 鼻窦压痛 深侧鼻塞 脓鼻涕增多且不易擤尽 清晨或上午头痛
临床检查: 鼻塞及反射性头痛 鼻窦压痛 深侧鼻塞 脓鼻涕增多且不易擤尽 清晨或上午头痛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 —— 500元)
鼻渊通窍颗粒
疏风清热,宣肺通窍。用于急鼻渊(急性鼻窦炎)属外邪犯肺证,症见前额或颧骨部压痛,鼻塞时作,流涕黏白或黏黄,或头痛,或发热,苔薄黄或白,脉浮。
柴银颗粒
中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痛。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本品用于预防和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包括枯草热)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以联合用药形式,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
头孢克肟胶囊
本品适用于对头孢克肟敏感的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处),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壮汉球菌、大肠球菌、克雷伯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等引起的以下细菌性感染疾病: 1.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继发感染,肺炎; 2.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 3.胆囊炎、胆管炎; 4.猩红热; 5.中耳炎,鼻窦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