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声带息肉麻醉
补充说明:声带息肉麻醉
a******W 2016-02-03 13: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声带息肉麻醉前需要禁食水12小时以上。
声带息肉通常是由长时间用嗓过度引起的,会导致局部充血水肿、黏膜受损等现象发生,从而影响正常的发声功能。为避免食物反流误吸至气管内造成窒息,所以术前需要禁食水。
此外,如果患者存在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则需在手术前告知医生,并可能需要额外的呼吸管理措施。
术后应遵循医嘱休息声带,避免剧烈咳嗽和大声喊叫,以促进声带恢复。
2024-01-21 04:4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声带息肉麻醉?可考虑采用局部麻醉!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利用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注射在相应部位使脊神经、神经丛或神经干以及更细的周围神经末梢受到阻滞,使身体的某一部位暂时失去感觉。局部麻醉的特点就是麻醉局限在身体的“局部”,病人的意识是清醒的。常用的方法包括椎管内麻醉(阻滞)、神经阻滞、区域阻滞、局部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等。
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通过脊椎穿刺注入到椎管内,其中注入蛛网膜下腔的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或腰麻,注入硬脊膜外腔的称为硬脊膜外腔阻滞。椎管内麻醉也就是大家所俗称的“半身麻醉”
2016-02-03 13:21
举报声带息肉麻醉?应该采用全身麻醉!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指将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肌肉注射或直肠灌注进入体内,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致使病人意识消失而周身无疼痛感觉的过程。这种麻醉方式便是常言道的“睡着状态”,特点是病人意识消失,全身肌肉松弛,体验不到疼痛。最常用的全身麻醉方式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特点是采用静脉麻醉药或吸入麻醉药产生全身麻醉作用,术中需要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
2016-02-03 13:21
举报声带息肉麻醉?临床麻醉
涉及麻醉前后围手术期的一切处理。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如了解病情,结合手术选择最适当的麻醉和药物。为了减少病人术前的精神紧张,保证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可适当给予镇静药、镇痛药、抗胆碱药等麻醉前用药。麻醉前要禁食,以防麻醉、手术时发生呕吐、误吸等合并症。病人接到手术室后,按照操作要求施行麻醉。麻醉、手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处理。麻醉后将病人安全运返病室或麻醉恢复室,继续进行监测治疗,直到病人恢复正常生理功能。麻醉时和麻醉后作好麻醉记录。
2016-02-03 13:21
举报声带息肉麻醉?全麻一般没有影响的,手术后饮食清淡,大多数患者术后声音嘶哑改善,少数有声音嘶哑,3个月内尽量不要大声说话,不要过度用嗓,以便声带休息,便于术后声带的恢复,并定期到医院来复诊。麻醉(anesthesia)原意指感觉或知觉的丧失,其后则指可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或者有创操作时不感到疼痛和不适的状态。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
2016-02-03 13:21
举报向医生提问
声带息肉是指发生于一侧声带的前中部边缘的灰白色,表面光滑的息肉样组织,多为一侧单发或多发,有蒂或广基,常呈灰白色半透明样,或为红色小突起,有蒂者常随呼吸上下移动,大者可阻塞声门发生呼吸困难,影响发音。位置多位于声带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一般小儿出现声带小结可以暂不要处理,成人出现小结或者息肉一般要通过手术才能治疗。手术后应常规禁声并可以做雾化治疗,同时注意发音方法及避免过度发声,以防复发。
金嗓散结丸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用于热毒蕴结、气滞血瘀所致的声音嘶哑、声带充血、肿胀;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见上述证候者。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引起的咳嗽、痰液粘稠、排痰困难、喘息等。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1.哮喘:本品适用于需要联合应用吸入皮质激素和长效β2一受体激动剂的哮喘病人的常规治疗,吸入皮质激素和“按需”使用短效β2一受体激动剂不能很好地控制症状的患者,或应用吸入皮质激素和长效β2一受体激动剂,症状已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2.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针对患有COPD(FEV1≤预计正常值的50%)和伴有病情反复发作恶化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这些患者尽管长期规范的使用长效的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