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晶体脱位挂什么科
补充说明:晶体脱位挂什么科
a******W 2016-02-03 19: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晶体脱位可以挂眼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骨科、急诊科进行诊治。如果症状加剧或视力急剧下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进一步的视力损害。
1.眼科
眼科专门负责诊断和治疗眼部相关的问题,包括视力障碍、眼内结构异常等。由于晶体位于眼球内部,其位置变化可能影响视力,因此需要到眼科进行诊治。在眼科可以进行常规的眼部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以及视力测试等以评估晶状体的位置和功能。
2.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专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脑震荡或某些导致眼肌运动障碍的疾病。如果考虑由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晶体移位,则应前往神经内科接受评估。在神经内科可进行头颅MRI、CT扫描或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大脑或眼肌损伤。
3.耳鼻喉科
耳鼻喉科主要处理耳朵、鼻子和喉咙相关的问题,有时也包括眼睛前房的问题。当晶体脱位是由外伤或其他可能导致眼压改变的情况引起时,应至耳鼻喉科就诊。在耳鼻喉科可以进行前房深度测量、视野检查及眼底检查等,有助于了解晶体位置及其对眼球的影响。
4.骨科
骨科涉及骨骼、关节和软组织的解剖学和病理学研究,包括先天性或创伤性晶状体半脱位。若晶体脱位是由于骨折或先天性畸形所致,则应前往骨科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在骨科可以进行X线检查、CT扫描或MRI成像来确认是否有骨折或其他结构性问题。
5.急诊科
急诊科为急性医疗状况提供紧急评估和初始治疗,包括各种急性的、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内外科疾患。对于突发且伴有严重症状的晶体脱位,应立即前往急诊科以获得及时救治。在急诊科可能会快速进行眼部检查、视力评估及相关影像学检查,以指导紧急处理。
晶体脱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头部震动,以免加重病情。建议定期复查,监测晶状体位置的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2024-01-16 10:03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晶体脱位可以挂眼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骨科、急诊科进行诊治。如果症状加剧或视力急剧下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进一步的视力损害。
1.眼科
眼科专门负责诊断和治疗眼部相关的问题,包括视力障碍、眼内结构异常等。由于晶体位于眼球内部,其位置变化可能影响视力,因此需要到眼科进行诊治。在眼科可以进行常规的眼部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以及视力测试等以评估晶状体的位置和功能。
2.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专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脑震荡或某些导致眼肌运动障碍的疾病。如果考虑由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晶体移位,则应前往神经内科接受评估。在神经内科可进行头颅MRI、CT扫描或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大脑或眼肌损伤。
3.耳鼻喉科
耳鼻喉科主要处理耳朵、鼻子和喉咙相关的问题,有时也包括眼睛前房的问题。当晶体脱位是由外伤或其他可能导致眼压改变的情况引起时,应至耳鼻喉科就诊。在耳鼻喉科可以进行前房深度测量、视野检查及眼底检查等,有助于了解晶体位置及其对眼球的影响。
4.骨科
骨科涉及骨骼、关节和软组织的解剖学和病理学研究,包括先天性或创伤性晶状体半脱位。若晶体脱位是由于骨折或先天性畸形所致,则应前往骨科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在骨科可以进行X线检查、CT扫描或MRI成像来确认是否有骨折或其他结构性问题。
5.急诊科
急诊科为急性医疗状况提供紧急评估和初始治疗,包括各种急性的、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内外科疾患。对于突发且伴有严重症状的晶体脱位,应立即前往急诊科以获得及时救治。在急诊科可能会快速进行眼部检查、视力评估及相关影像学检查,以指导紧急处理。
晶体脱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头部震动,以免加重病情。建议定期复查,监测晶状体位置的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2016-02-03 19:21
举报向医生提问
在正常情况下,晶体(lens)由晶体悬韧带悬挂于睫状体上,其轴与视轴几乎一致。由于先天性、外伤或病变等原因使晶体悬韧带缺损或破裂,可引起悬挂力减弱,导致晶体异位(ectopia lentis)或半脱位(subluxation);如果悬韧带发生完全断裂,可产生晶体完全脱位。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1.用于治疗葡萄膜炎、角膜炎、巩膜炎,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治疗眼内手术后、激光滤帘成形术后或各种眼部损伤的炎症反应,抑制白内障手术中缩瞳反应;2.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止痛及消炎;春季结膜炎、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等过敏性眼病,预防和治疗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术后炎症及黄斑囊样水肿,以及青光眼滤过术后促进滤过泡形成等。
四味珍层冰硼滴眼液
清热解痉,去翳明目。用于肝阴不足,肝气偏盛所致的不能久视、青少年远视力下降;青少年假性近视、视力疲劳。
银杏叶分散片
稳定性心绞痛,脑梗塞,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
七十味珍珠丸
安神,镇静,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用于“黑白脉病”、“龙血”不调;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癫痫、脑溢血、脑震荡、心脏病、高血压及神经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