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鼻腔干燥> 鼻粘膜出血怎么治

精选回答(1)

陈桂珍 副主任医师 上海仁济医疗集团附属杭州京都医院

擅长: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耳鼻咽喉科及妇产科儿科疾病的诊治。

提问

鼻粘膜出血可能是空气干燥、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腔血管瘤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空气干燥

若患者长期处于空气干燥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鼻腔黏膜过度干燥,就可能会引起鼻腔黏膜破裂,从而出现鼻腔出血、鼻痒等症状。建议患者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还可在室内放置加湿器,改善空气湿度。

2、鼻炎

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炎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鼻腔黏膜出血的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3、鼻窦炎

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的炎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引起鼻腔功能障碍,如鼻塞、头痛和鼻出血等。如果患者症状较轻,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症状较重,则需要通过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

5、鼻腔血管瘤

鼻腔血管瘤是指发生于鼻腔内的血管瘤,可能与血管异常增殖、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塞、鼻腔出血、头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避免吸烟、酗酒等,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7-12-15 13:02

举报

医生回答(2)

张大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鼻粘膜出血可以采取鼻腔冲洗、鼻腔局部冷敷、鼻腔填塞、激光治疗、微波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出血情况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避免严重后果。
1.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门配制的溶液进行温和地清洗,每日一次至多次,以清除异物、分泌物及减少炎症。此方法有助于缓解因干燥引起的轻微出血,并可预防继发性感染;适用于反复出现少量血丝者。
2.鼻腔局部冷敷
将干净冰块置于毛巾内,然后轻轻放置于受伤区域上5-10分钟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局部冷敷能使毛细血管收缩从而控制出血,并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对于急性期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3.鼻腔填塞
通过使用纱条、棉片等材料填充堵塞住受损的鼻孔,通常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完成。此措施旨在暂时封闭伤口以防进一步出血,并为后续处理提供时间窗口;适合严重程度较高时使用。
4.激光治疗
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束精确地摧毁异常组织,在门诊条件下进行无需全身麻醉。该技术能够准确地去除病变部位而不损伤周围健康组织;对于某些类型的慢性出血可能有效。
5.微波治疗
利用微波产生的热能对目标区域进行加热并凝固,一般在局麻下完成。该设备通过产生高频电磁波作用于软组织引起水分蒸发而形成凝固点来实现止血目的;可用于处理表浅且较小的出血点。
在处理鼻粘膜出血的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擤鼻涕或挖鼻孔,以免加重损伤。同时建议定期清洁鼻腔,保持室内适宜湿度,有利于减少鼻粘膜刺激,促进其健康。

2024-02-26 10:50

举报

李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鼻粘膜出血可以采取鼻腔冲洗、鼻腔局部冷敷、鼻腔填塞、激光治疗、微波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出血情况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避免严重后果。
1.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门配制的溶液进行温和地清洗,每日一次至多次,以清除异物、分泌物及减少炎症。此方法有助于缓解因干燥引起的轻微出血,并可预防继发性感染;适用于反复出现少量血丝者。
2.鼻腔局部冷敷
将干净冰块置于毛巾内,然后轻轻放置于受伤区域上5-10分钟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局部冷敷能使毛细血管收缩从而控制出血,并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对于急性期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3.鼻腔填塞
通过使用纱条、棉片等材料填充堵塞住受损的鼻孔,通常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完成。此措施旨在暂时封闭伤口以防进一步出血,并为后续处理提供时间窗口;适合严重程度较高时使用。
4.激光治疗
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束精确地摧毁异常组织,在门诊条件下进行无需全身麻醉。该技术能够准确地去除病变部位而不损伤周围健康组织;对于某些类型的慢性出血可能有效。
5.微波治疗
利用微波产生的热能对目标区域进行加热并凝固,一般在局麻下完成。该设备通过产生高频电磁波作用于软组织引起水分蒸发而形成凝固点来实现止血目的;可用于处理表浅且较小的出血点。
在处理鼻粘膜出血的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擤鼻涕或挖鼻孔,以免加重损伤。同时建议定期清洁鼻腔,保持室内适宜湿度,有利于减少鼻粘膜刺激,促进其健康。

2016-02-07 10: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出血热 (规范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推荐医生更多

汪玉娇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杨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刘娇媚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孙红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李艳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胥琨琳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