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耳炎原因
补充说明:中耳炎原因
a******W 2016-02-07 11:5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耳炎可能是由急性外耳道炎、急性咽鼓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急性外耳道炎
外耳道皮肤被细菌侵入后发生炎症反应,导致局部充血水肿、渗出增多。此时会出现耳朵疼痛、瘙痒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
2.急性咽鼓管炎
由于致病菌通过咽鼓管侵犯中耳,引起咽鼓管黏膜出现炎症反应,进而诱发中耳炎的发生。典型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和鼓室积液。患者可以按医嘱服用抗病毒口服溶液、蒲地蓝消炎片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会导致鼻腔分泌物增多,从而引起咽鼓管堵塞,使中耳受到感染而发生炎症。针对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不需特殊治疗,但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则需要遵照医生的意见用抗生素治疗,比如青霉素V钾片、氨苄西林胶囊等。
4.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多是由于感冒、游泳等因素导致耳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趁机进入并繁殖所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耳痛、耳鸣、听力减退以及耳道流脓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胶囊等。
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主要是因为长期存在的中耳炎症导致鼓室粘膜受损,免疫力下降,易受细菌入侵,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患者可遵从医生意见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进行治疗,如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布吸入气雾剂等。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必要时还可配合医生进行耳镜检查、听力测试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2024-02-12 01:2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考虑是中耳炎,建议及时看医生啊.应该卧床休息,对症治疗.可以选用磺胺及抗生素等消炎.在鼓膜穿孔前,可用2%~5%酚甘油滴耳,一日3次,一次3~4滴;如果耳痛剧烈,鼓膜外凸或穿孔过小,排脓不畅者,可以考虑手术行鼓膜切开.若鼓膜穿孔后,可先用3%硼酸水或3%双氧水洗耳,然后选用一种滴耳药,如2%酚甘油,2.5%氯霉素甘油,1%~2%庆大霉素或1%黄连素液等.同时和1%麻黄素等滴鼻,促使咽鼓管消炎通畅,以利鼓室引流.如流脓停止,鼓膜穿孔已愈合,但听力仍差者,可做咽鼓管间接吹张.平常注意防止受凉和感冒,防止进水等
2016-02-07 11:56
举报向医生提问
细菌进入鼓窒引起化脓感染,称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能部分病例初起为病毒感染,尔后细菌侵入。常见为溶血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第Ⅲ型肺炎球菌和变形杆菌等。多见于冬春季节,有血液病、营养不良、变态反应及心肺病患者、肾炎、糖尿病者易于诱发。据统计,5~16岁学龄儿童发病率高达3%,5岁以下者高达5%~10%,有时可反复发作多次。爱斯基摩人和美洲印地安人发病率较白人高得多,这是种族基因还是生活条件所致,尚未确定。
施保利通片
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单纯性唇疱疹;细菌性皮肤感染;因放射或细胞抑制剂治疗而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辅助抗生素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如:支气管炎、咽峡炎、咽炎,中耳炎、鼻窦炎。
盐酸林可霉素滴耳液
主要用于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及厌氧菌引起的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已经穿孔者。
柴银颗粒
中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痛。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