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得了泪腺炎怎么办
补充说明:得了泪腺炎怎么办
a******W 2016-02-17 23:0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得了泪腺炎可以考虑抗生素治疗、热敷、眼睑轻柔按摩、激光治疗或手术切开引流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以控制感染。此措施针对细菌性泪腺炎中的感染状况有效;通过抑制或杀死致病菌,减轻炎症反应。
2.热敷
使用温度适宜的湿毛巾轻轻放置于眼部区域,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多次。提高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因子代谢及排泄;缓解因泪腺发炎引起的不适感。
3.眼睑轻柔按摩
采用指腹对闭合状态下的上下眼睑进行轻柔地旋转式按压,每日数次。旨在刺激泪腺分泌与排出功能,辅助解决因阻塞造成的积液问题;需注意力度适中以防加重损伤。
4.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是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精确破坏异常组织,在门诊条件下完成。对于慢性泪囊炎伴随的鼻泪管阻塞性病变有益;可减少泪液回流至鼻腔而引发的不适。
5.手术切开引流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切开引流术,在麻醉下将泪囊内液体引流出体外。上述操作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使患者的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用眼,以免加重眼部负担。同时还要调整饮食结构,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影响疾病的恢复。
2024-03-23 19:04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泪腺炎是由于感染或特发性炎症使泪腺在短期内出现急性红肿、增大等。常并发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流行性感冒。慢性泪腺炎较急性泪腺炎多见,可由急性泪腺炎迁延而来,病情进展缓慢,多为双侧性,也有单侧性肉芽肿性病变致泪腺慢性炎症和缓慢增大。
1.原发性
感染可能由结膜囊经泪腺腺管入侵或血源性。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有时呈流行性,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2.继发性
有来自局部或全身者。
泪腺炎症状(1)局部来源 穿通伤、烧伤,常引起局部化脓或坏死;睑板腺或结膜的葡萄球菌感染、睑腺炎、眶蜂窝织炎等均可直接扩散至泪腺。
泪腺炎症状(2)病灶转移 远处化脓性病灶转移而来,如扁桃体炎、中耳炎、龋齿、肾盂肾炎等。
泪腺炎症状(3)全身感染 如葡萄球菌所致的疖肿,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多为化脓性,一侧泪腺受累。
原发性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常为单侧,多累及睑部泪腺和眶部泪腺,可单独或同时发病。
1.急性睑部泪腺炎
上睑外侧发红、肿胀疼痛、流泪不适,睑缘呈横“S”形下垂,肿胀可扩展到颞、颊部,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睑内可扪及实性包块,有压痛,与眶壁及睑缘无粘连。眼睑分开时可见颞上结膜充血水肿,泪腺组织充血隆起有黏液样分泌物。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
2.急性眶部泪腺炎
局部症状类似睑部泪腺炎,疼痛剧烈而结膜水肿较轻。可在外上侧眶骨缘下扪及包块。眼球向内下方突出,向外、上运动受限并伴有复视。亚急性患者消退时间较长,少数化脓脓液从上睑外侧皮肤流出,可形成瘘管。
泪腺炎症状3.慢性泪腺炎
没有急性泪腺炎的明显的临床症状。泪腺局部可触及结节状物,疼痛并不明显,可以活动。眼睑可以红肿,脓肿形成后可以有波动感,泪腺增大明显时可出现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
2016-02-17 23:03
举报向医生提问
急性泪腺炎(acutedacryoadenitis)并不常见,由于感染或特发性炎症使泪腺在短期内出现急性红肿、增大等。慢性泪腺炎(chronic dacryoadenitis)较急性泪腺炎多见,可由急性泪腺炎迁延而来,病情进展缓慢,多为双侧性,也有单侧性。
多发人群:儿童、青年
典型症状: 眼睑下垂 进食流泪 泪腺脱垂 睑缘呈横“S”形下垂 流泪
临床检查: 眼睑下垂 进食流泪 泪腺脱垂 睑缘呈横“S”形下垂 流泪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8000元)
荨麻疹丸
清热祛风,除湿止痒。用于风,湿,热而致的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皮肤病;扁平疣,带状疱疹,单纯疱疹,两周为一个疗程;银痟病,尖锐湿疣等,三个月为一个疗程;2.呼吸道疾病;反复感冒,支气管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两周一个疗程;3.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流行性出血热等,三个月一个疗程;4.其他:(1)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硬皮肤,红斑浪疮,溃疡病等,三个月一个疗程。(2)恶性肿瘤,肿瘤病人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一个月一个疗程。
感冒清热颗粒(无蔗糖)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甲氨蝶呤片
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簟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