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弱视> 上睑下垂的传播渠道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上睑下垂通常不具有传染性,因为它是一种先天或后天的解剖结构异常,与遗传和神经肌肉功能有关,而非感染性疾病。
上睑下垂是由提上睑肌功能减弱导致的眼皮无法完全抬起,这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营养障碍等有关。这些因素导致眼肌收缩力下降,从而引起眼皮下垂。上睑下垂的症状包括单侧或双侧眼睑部分或完全遮盖瞳孔,可伴有视力减退、复视等症状。
眼科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眼部运动和对光反应来评估是否患有上睑下垂。常用的检查还包括裂隙灯检查以评估角膜位置以及测量上眼睑的位置。上睑下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矫正和非手术疗法。手术矫正如提上睑肌缩短术是主要手段;对于轻度上睑下垂且有屈光不正者,可通过配戴眼镜改善视力。
建议定期清洁眼部区域,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缓解症状。

2024-03-03 17:09

举报

医生回答(4)

刘红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上睑下垂的传播渠道,在治疗眼睑下垂手术过程中,要求保持眼部的形态上两眼平视时瞳孔完全外露,并且睑裂高度、宽度、轮廓、上睑皮肤皱褶和睫毛倾斜角度要对称才是最佳的形态。同时要求睑缘弧度平顺自然,无内外翻。能保持正常的眼睑开闭功能、瞬目反射及睑球运动协调。做的过程中,也要保障眼睑下垂手术的同时,眼肌保持平衡无复视或斜视。此为神经支配缺损的结果。常因:①动眼神经麻痹常合并第Ⅲ颅神经麻痹其他症状;②眼肌麻痹性偏头痛,较少见,其特点为一侧偏头痛后同侧动眼神经麻痹;③交感神经损伤后发生Horner综合征;④联带运动性睑下垂(Marcus Gunn综合征)。

2016-02-18 15:53

举报

李岗锋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上睑下垂的传播渠道,主要是防止视力减退和改善外貌,应针对病因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如果影响视力发育,应早期手术矫正。如果是轻度上睑下垂,不影响视力发育,可择期手术改善外观。单侧下垂遮挡瞳孔者更应争取早期手术,手术时间最好在6岁以前,以防形成弱视。肌源性或麻痹性上睑下垂可应用三磷酸腺苷、维生素B1或新斯的明。久治无效时再慎重考虑手术。

2016-02-18 15:53

举报

林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上睑下垂的传播渠道,为Müller肌的功能障碍或因颈交感神经受损所致,如为后者,则同时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颜面潮红及无汗等,称为Horner综合征。多见于重症肌无力症,常伴有全身随意肌容易疲劳的现象。这种睑下垂的特点是休息后好转,连续瞬目时立即加重,早晨轻而下午重,皮下或肌内注射新斯的明,15~30分钟后症状暂时缓解。为了估测提上睑肌的功能,可在抵消了额肌收缩力量的前提下,分别测定眼球极度向上、向下注视时的上睑缘位置。如前后相差不足4mm者,表示提上睑肌功能严重不全。

2016-02-18 15:53

举报

李长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上睑下垂的传播渠道,上睑下垂系指提上睑肌和Müller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失,以致上睑呈现部分或全部下垂,轻者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瞳孔全部被遮盖,先天性者还可造成弱视。为了克服视力障碍,双侧下垂者,因需仰首视物,形成一种仰头皱额的特殊姿态。绝大多数是因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缺损,或因支配提上睑肌神经缺损而引起。为先天发育畸形,多为双侧,有时为单侧,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2016-02-18 15:5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上睑下垂

眼皮下垂,又称上睑下垂,是指提起上眼睑的肌肉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以致上睑部分或完全不能上提,当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眼睑遮盖角膜上缘超过2mm以上。提上睑的肌肉有提上睑肌和Müler氏肌,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Müler氏肌受颈交感神经支配,当这二个肌肉的功能不全或丧失时,就会出现上眼皮下垂。上睑下垂轻者可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则全部瞳孔被遮盖,不但有碍美观,而且还影响视力,为了克服视力障碍,患者常常要紧缩额肌,皱额耸眉以提高上睑位置,严重时则必须仰头甚至用手指抚起上睑才能视物。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