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物理治疗上睑下垂
补充说明:物理治疗上睑下垂
a******W 2016-02-20 09:3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物理治疗上睑下垂可以考虑功能性锻炼、肌肉强化训练、神经调节疗法、肉毒素注射、眼睑提拉术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功能性锻炼
通过一系列特定设计的眼部运动来增强眼肌力量和协调性,每日在家完成。此方法有助于改善眼肌功能,但效果较慢,需要长期坚持。
2.肌肉强化训练
针对上睑下垂患者制定一套针对性强且科学有效的个性化康复方案,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规律性的肌肉强化活动。此举旨在通过系统化、规范化地提升提上睑肌及其周围相关结构的力量及稳定性来缓解或消除上睑下垂现象。
3.神经调节疗法
运用电刺激、磁刺激等非侵入性技术手段对眼部周围神经进行刺激和调节,通常由专业人士操作。此法旨在恢复受损神经元的功能活性,间接地促进其对相应肌肉组的支配作用恢复至正常水平;从而达到减轻甚至消除因神经功能障碍所致之上睑下垂目的。
4.肉毒素注射
将适量肉毒素制剂精确注入到眼轮匝肌内,一般每3-6个月一次。肉毒素通过阻断神经信号传导而使肌肉暂时性麻痹,减少不必要的收缩活动,从而达到提升上睑位置的效果。适用于轻度至中度上睑下垂。
5.眼睑提拉术
手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门诊完成,时间约30-90分钟。通过切除多余皮肤和脂肪组织,重新固定眼睑的位置,是一种解决重度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
术后应定期复查,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用眼,如阅读书籍时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视觉疲劳。同时还要做好防晒工作,外出时可佩戴太阳镜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
2024-01-29 21:26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手术治疗上睑下垂多少钱?在治疗眼睑下垂手术过程中,要求保持眼部的形态上两眼平视时瞳孔完全外露,并且睑裂高度、宽度、轮廓、上睑皮肤皱褶和睫毛倾斜角度要对称才是最佳的形态。同时要求睑缘弧度平顺自然,无内外翻。能保持正常的眼睑开闭功能、瞬目反射及睑球运动协调。做的过程中,也要保障眼睑下垂手术的同时,眼肌保持平衡无复视或斜视。此为神经支配缺损的结果。常因:①动眼神经麻痹常合并第Ⅲ颅神经麻痹其他症状;②眼肌麻痹性偏头痛,较少见,其特点为一侧偏头痛后同侧动眼神经麻痹;③交感神经损伤后发生Horner综合征;④联带运动性睑下垂(Marcus Gunn综合征)。
2016-02-20 09:35
举报物理治疗上睑下垂,主要是防止视力减退和改善外貌,应针对病因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如果影响视力发育,应早期手术矫正。如果是轻度上睑下垂,不影响视力发育,可择期手术改善外观。单侧下垂遮挡瞳孔者更应争取早期手术,手术时间最好在6岁以前,以防形成弱视。肌源性或麻痹性上睑下垂可应用三磷酸腺苷、维生素B1或新斯的明。久治无效时再慎重考虑手术。
2016-02-20 09:35
举报物理治疗上睑下垂,为Müller肌的功能障碍或因颈交感神经受损所致,如为后者,则同时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颜面潮红及无汗等,称为Horner综合征。多见于重症肌无力症,常伴有全身随意肌容易疲劳的现象。这种睑下垂的特点是休息后好转,连续瞬目时立即加重,早晨轻而下午重,皮下或肌内注射新斯的明,15~30分钟后症状暂时缓解。为了估测提上睑肌的功能,可在抵消了额肌收缩力量的前提下,分别测定眼球极度向上、向下注视时的上睑缘位置。如前后相差不足4mm者,表示提上睑肌功能严重不全。
2016-02-20 09:35
举报物理治疗上睑下垂,上睑下垂系指提上睑肌和Müller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失,以致上睑呈现部分或全部下垂,轻者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瞳孔全部被遮盖,先天性者还可造成弱视。为了克服视力障碍,双侧下垂者,因需仰首视物,形成一种仰头皱额的特殊姿态。绝大多数是因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缺损,或因支配提上睑肌神经缺损而引起。为先天发育畸形,多为双侧,有时为单侧,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2016-02-20 09:35
举报向医生提问
眼皮下垂,又称上睑下垂,是指提起上眼睑的肌肉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以致上睑部分或完全不能上提,当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眼睑遮盖角膜上缘超过2mm以上。提上睑的肌肉有提上睑肌和Müler氏肌,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Müler氏肌受颈交感神经支配,当这二个肌肉的功能不全或丧失时,就会出现上眼皮下垂。上睑下垂轻者可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则全部瞳孔被遮盖,不但有碍美观,而且还影响视力,为了克服视力障碍,患者常常要紧缩额肌,皱额耸眉以提高上睑位置,严重时则必须仰头甚至用手指抚起上睑才能视物。
补中益气口服液
补中益气。用于体倦乏力,内脏下垂。
左旋多巴片
用于儿童、青少年中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及斜视性弱视患者。
羟糖甘滴眼液
减轻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暴露在风沙、阳光下、久视屏幕等原因所引起的眼部干涩、刺痛等不适症状,保护眼球免受刺激。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