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子宫异位症
补充说明:子宫异位症
a******W 2016-02-27 17:5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尿道炎,膀胱炎,肾炎,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男性不育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阳痿,早泄,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炎,龟头炎,包皮龟头黏连
提问
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体外异常生长引起子宫异位症,常表现为痛经、盆腔疼痛、性交疼痛、月经不规律和排卵期腹痛等症状。由于子宫异位症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痛经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之一,由于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生长,导致子宫收缩和痉挛。痛经通常发生在月经来潮前和期间,可能伴有腰背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盆腔疼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的子宫内膜细胞会随着血液循环种植到盆腔各处,这些细胞也会周期性的出血、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从而引发持续或者间歇性的盆腔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位于下腹部,但也可能放射至腰部或骨盆区域。
3.性交疼痛
当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存在于阴道穹隆、宫颈等部位时,在性交过程中容易受到摩擦而出现疼痛感。性交疼痛多为钝痛或刺痛,可能会影响性生活质量。
4.月经不规律
月经不规律可能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激素失衡所致,此时雌激素水平升高,孕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进而影响正常的月经周期。常见于育龄女性,表现为经期提前或推迟、经量过多或过少等。
5.排卵期腹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卵巢可能会形成巧克力囊肿,当囊肿破裂时会引起急性腹痛。腹痛通常出现在一侧下腹部,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建议进行妇科超声检查以评估病变范围。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口服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或黄体酮类药物,以及手术切除异位组织。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均衡饮食,减少摄入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的食物,如高糖食品。
2024-02-05 08:16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遗传倾向,患者一级亲属(母亲、姐妹、女儿)的发病率比其他妇女高。另外,年龄在30岁以上的初产妇、高加索血统妇女和子宫异常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病的危险性。 估计在25~44岁的妇女中约有10%~15%有子宫内膜异位,十几岁已来月经的女孩也可能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女中的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因为只有直接观察到病变才能确诊,很多诊断是在手术时才确定的。不育妇女中可能有25%~50%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妊娠生理受到干扰所致。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可以堵塞卵子从卵巢进入子宫的通道造成不孕,有时轻微的子宫内膜异位也可以引起不孕,但原因尚不清楚。 .病因和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可能是子宫内膜细胞以某种方式移植到子宫以外继续生长。移植可能发生在月经期间,脱落的小块子宫内膜碎片,通过输卵管逆向流入腹腔,而不是随经血通过阴道流出体外。 子宫内膜异位引起下腹和盆腔疼痛,月经不规则,在正常月经来潮前有点滴出血、不孕等。有些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的妇女并没有症状,而某些病变很轻微的却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 子宫内膜组织附着在结肠、膀胱上,可出现腹胀、肠蠕动时疼痛、经期直肠出血或排尿时下腹疼痛等症状。子宫内膜组织附着在卵巢或卵巢附近,有时形成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肿内充满陈旧性的血液。偶尔囊肿破裂可突然引起剧烈腹痛。 .诊断 妇女出现典型的症状或有不明原因的不孕,应怀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查体可能没有异常出现,有时在盆腔检查时,受检者有疼痛感,医生可以在子宫后或卵巢附近扪到结节和肿块。个别的可在外阴、子宫颈、阴道、肚脐或手术瘢痕上发现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 只有在观察到异位内膜组织形成的斑块时才能确诊,可以用腹腔镜通过在脐下作的一个小切口插入腹腔观察。如果肉眼观察不能确定病变的性质,应该在内窥镜下取活体组织送检,才能作出诊断。 其他的检查方法,如超声波扫描、X线造影、CT和MRI等可用来了解病情的范围和发展情况,但对于确诊的实际作用有限。某些血液检查,如CA-125和子宫内膜抗体等,也可以作为跟踪病情参考。但由于这些指标在另外一些疾病中也会出现,因此,一般不用来作诊断依据。 生育协会建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类标准,是根据子宫内膜组织的位置是在器官表面,还是侵入器官深层;粘连是薄片状,还是紧密厚实等来划分。标准分为极微(Ⅰ期)、轻度(Ⅱ期)、中度(Ⅲ期)和重度(Ⅳ期)四期。要确定子宫内膜异位是否影响到患者的生育能力,还要做另外一些检查。 .治疗 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生育要求、年龄和病变的范围、严重程度来决定。 抑制卵巢功能和减慢子宫内膜组织生长速度的药物有:复合口服避孕药、孕激素、达那唑和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等。GnRH-A开始时刺激垂体释放,但用药几周之后,又抑制释放。极微或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女,治疗好转后,是否受孕率也有所提高,目前尚不清楚;然而,病情不严重的妇女,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受孕率可达40%~60%。药物不能治愈子宫内膜异位症,往往在停药后又复发。 中度和重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需要手术治疗,在尽可能切除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的同时,应尽量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一般在腹腔镜诊断时,就可同时切除病变组织。病灶直径大于4~5cm、下腹或盆腔广泛粘连、子宫内膜组织堵塞一侧或双侧输卵管,药物不能缓解的下肢或盆腔剧烈疼痛等,都应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有时可用电灼器(一种用电流产生热的装置)或激光器(一种把光聚焦成强光束产生热的装置)来切除病灶。然而,手术切除也是一种暂时措施,大多数患者术后都可能复发。病灶切除后,受孕率可达40%~70%。受孕率高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药物治疗可以提高受孕率。 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子宫内膜后,口服避孕药可以延缓病程。只有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才可能防止复发。 患者下腹和盆腔疼痛用药物治疗不能缓解,而且不想再生育时,可以切除卵巢和子宫。切除卵巢和子宫后,应开始雌激素代替治疗,因为手术的后果与绝经相似。治疗可以在手术后立即开始,如果残留的子宫内膜组织较多,也可以延至4~6个月后再治疗,在此期间,子宫内膜组织可以慢慢萎缩,而不会因雌激素刺激而增生。此时,应继续使用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的药物
2016-02-27 17:53
举报由于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对激素的反应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同,也可以在月经期出血,引起痉挛、疼痛、炎症、瘢痕组织形成等。随着病情发展,形成粘连,影响器官的功能,甚至引起肠梗阻。
2016-02-27 17:53
举报子宫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通常局限在腹膜和腹腔器官的表面。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常附着在卵巢和子宫支持韧带上,也可以附着在肠、输尿管、膀胱、阴道、腹壁手术瘢痕,甚至在胸膜上。极罕见的在肺部发现子宫内膜组织。
2016-02-27 17:53
举报向医生提问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响,能产生少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患者如受孕,异位内膜可有蜕膜样改变。这种异位内膜虽在其他组织或器官内生长,但有别于恶性肿瘤的浸润。本病发生的高峰在30~40岁。子宫内膜异位的实际发生率远较临床所见为多。如在因妇科其他病行剖腹探查时及对切除的子宫附件标本仔细作病理检查,可发现约20~25%患者有异位的子宫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