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声带息肉可以使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类药物、抗病毒类药物、清热解毒类药物、利咽类药物等。

1、糖皮质激素

声带息肉可能是由于长期用声不当、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导致,由于炎症刺激声带黏膜,导致黏膜增生,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咽喉异物感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丙酸倍氯米松等药物进行雾化治疗,可以减轻声带黏膜的炎症反应,促进疾病恢复。

2、抗生素类药物

如果声带息肉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能够起到抗炎的作用。

3、抗病毒类药物

如果声带息肉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4、清热解毒类药物

如果声带息肉是由于上火引起的,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清热解毒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

5、利咽类药物

如果声带息肉患者出现了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咽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清喉利咽颗粒、金嗓散结丸等。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切勿私自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影响病情恢复。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喝水,避免大声说话,同时还需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量食用小米粥、南瓜粥等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6-02-28 14:54

举报

医生回答(4)

易姹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诊断
  (一)诊断要点
  1.较长时间声嘶其程度和息肉大小及部位有关,通常息肉大者声嘶重,反之声嘶轻。息肉长在声带游离缘处声嘶明显,长在声带表面对发声的影响小,广基大息肉可引起失声。
  2.声带息肉大者可以堵塞声门,引起吸气性喉喘鸣和呼吸困难。
  3.喉镜检查,局限性声带息肉多在一侧声带的前、中1/3部,基底小而有蒂,半透明淡红色或黄白色圆形或椭圆形肿物,白声带边缘长出,可随呼吸上下活动。有时可悬于声门下,在呼气时才窥及。广基型可见基底宽广的半透明灰白色或淡红色肿块,常发于一侧,两侧均有者少见。
  (二)鉴别诊断
  1.喉癌
  有的喉癌外表光滑,故有怀疑时需做病理检查鉴别。
  2.喉室脱垂
  为喉室黏膜向外脱出引起,检查肿块来自喉室

2016-02-28 14:54

举报

李焕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检查
  1.喉镜检查:声带息肉多一侧呈灰白色或淡红色光滑的赘生物,有蒂或广基或弥漫性声带边缘呈灰白腊肠状肿块。
  2.光学检查:用支撑喉镜与手术显微镜结合应用于喉部病变或进行手术,是声带息肉的常见检查。
  3.动态喉镜检查:合用于鉴别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判定器质性病变的范围与程度;确定声带麻木的类型或轻重,并与环杓关节固定、声带息肉、外伤等鉴别;初步判定声带肿物的性质;对声音工作者进行各种测试及指导发音练习。
  4.其他检查:
  1)侧位X线可观察会厌前隙、会厌喉室及颏下部软组织,并可进行声带丈量及观察声带麻木。
  2)喉部X线断层用于临床观察声带发声及有无占位等改变,主要观察喉前庭、室带、喉室、声带及声门下区有无占位改变,同时还可观察声门闭合及声门张开的双向改变。
  3)喉CT检查,合用于了解喉部及附近的组织解剖关系。

2016-02-28 14:54

举报

姚龙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症状
  1.主要是声嘶,其程度视息肉大小和类型而异。小的局限性声带息肉仅有轻微的声音改变,基底广的息肉声嘶较重,音调低沉而单调,不能唱歌,甚至失音。大息肉可致喉鸣和呼吸困难。
  2.声带息肉大者可以堵塞声门引起吸气性喉喘鸣和呼吸困难。
  3.声带膜部边缘、上皮下的任克(Reinke)间隙发生局限性水肿,血管扩张或出血。表面覆盖正常的鳞状上皮。形成白色或粉红色的椭圆形肿物,病程长的息肉其内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或玻璃样变性。

2016-02-28 14:54

举报

李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病因
  尚不明确,但与喉部慢性炎症,长期不良刺激及长期发声不当有关。多为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所致,也可为一次强烈发声之后所引起。所以本病多见于职业用声或过度用声的病人。
  病理:
  初起时,在声带膜部的边缘、上皮下的潜在间隙(Reinke氏间隙)中,有组织液积聚,出现局部水肿、血管扩张和出血。继而逐渐呈苍白水肿样半透明玻璃样变性或纤维增生,形成椭圆形或圆形声带息肉。分局限性和广基性2型。

2016-02-28 14: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声带息肉 (鸭公喉)

声带息肉是指发生于一侧声带的前中部边缘的灰白色,表面光滑的息肉样组织,多为一侧单发或多发,有蒂或广基,常呈灰白色半透明样,或为红色小突起,有蒂者常随呼吸上下移动,大者可阻塞声门发生呼吸困难,影响发音。位置多位于声带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一般小儿出现声带小结可以暂不要处理,成人出现小结或者息肉一般要通过手术才能治疗。手术后应常规禁声并可以做雾化治疗,同时注意发音方法及避免过度发声,以防复发。

推荐医生更多

汪玉娇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杨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刘娇媚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孙红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李艳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胥琨琳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