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复视有的治吗
补充说明:复视有的治吗
a******W 2016-03-03 21:1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复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或手术矫正来改善。
复视是指看东西时出现双影的现象,多是由于眼睛无法协同工作所致。通过配戴眼镜调整视力差异、进行眼部肌肉锻炼或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棱镜片可以减轻症状。但如果是因颅内压增高压迫动眼神经而引发的复视,则需要先降低颅内压力,才能有效缓解复视症状。
复视的治疗取决于病因,对于斜肌亢进导致的复视,可通过斜肌减弱术进行矫正;屈光不正引起的复视则需配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此外,神经系统疾病诱发者可能需要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维生素B12等。
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监测复视状况,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相应治疗。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盯着一个物体不动,以免加重症状。
2023-12-31 06:2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复视有的治吗您好,复视的原因很多,大抵是眼睛的外眼肌无力或麻痹所引起,而外眼肌是由脑神经所控制,所以脑神经或大脑本身的疾病都可能引起复视。单眼复视要找出眼疾病因,治疗眼疾,如:配戴眼镜,白内障摘除手术。双眼复视则有三种治疗方法:1,配戴眼镜,对于小角度的眼位偏斜,可借助配戴眼镜来减轻症状.,2,脑神经或脑部病变,则药物治疗或施行外科手术,如脑瘤切除,3,眼肌手术-矫正斜视,或将外伤后被卡住的外肌眼矫治复位。
2016-03-03 21:12
举报复视有的治吗复视有单眼复视和双眼复视两种。当遮盖一眼时复视并不消失,这是单眼性复视,有时单眼性复视是一侧的、遮盖一眼时复视也可以消失,但遮盖另一眼时复视并不消失。双眼复视是遮盖任何一眼后复视便骤然消失。 单眼复视的原因有光学性、视投射性、皮质性三种。屈光不正是最多见的原因。重瞳症、虹膜根部离断、晶体半脱位、晶体混浊初期、前房或玻璃体中有透明的异物等均可由光学因素而造成单眼复视。视投射性复视是发生在视网膜对应点重新成立的初期,这主要见于斜视的早期或斜视矫正术后。皮质性复视则极少见
2016-03-03 21:12
举报复视有的治吗1、不能维持正确融象反射如隐斜视,老视等。2、共同性斜视。3、非共性斜视。4、疲劳使不能维持正确的融象反射而出现复视,如重症肌无力等 5、眼球运动因机械作用受阻也可出现复视,可见于睑球粘连,手术或外伤疤痕牵引等。6、眼眶病变如眶内占位性病变,眶壁骨折等使眼球移位,也可出现复视。总之,患了复视后,首先应请神经眼科和眼肌专业的医生做细致的检查,以便作出正确的诊断和给予恰当的治疗。这些只是作为诊断前的参考,为使自己心中先要有个底数。长时间使用眼睛而造成用眼过度,是眼睛复视。预防复视需要多注意保护眼睛、防止视力伤害、减缓眼疲劳,除了光线适宜、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保证休息和做眼保健操之外,还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要给眼睛补充营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维生素与眼疾的发生、视力的好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用眼过多者,需要更多的眼睛所需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合理补充眼睛所需的营养素,对保护眼睛、防止视力伤害、防治眼疾、提高视力非常重要。
2016-03-03 21:12
举报复视有的治吗复视即双重影像,看一个物体如两个,这个症状通常由眼外肌工作失调,使影像不能准确投影于视网膜上。弄清是什么引起肌肉运动失调,是不是手术所致的眼眶损伤或支配眼外肌的脑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受损。复视通常间断发作,影响近远视力,可分为单眼及眼复视,通常双眼复视由视偏移,眼外肌麻痹或神经官能症所致,或发生于视网膜手术后,单眼复视可导致早期白内障,视网膜水肿、虹膜溶解。你还是去医院好好看看,却是一下是何种问题。
2016-03-03 21:12
举报向医生提问
运动障碍疾病(movementdisorders)又称锥体外系疾病(extrapyramidal diseases),主要表现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肌力、感觉及小脑功能不受影响。 本组疾病源于基底核功能紊乱,通常分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和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两大类,前者以运动贫乏为特征,后者主要表现异常不自主运动。
症状起因:(一)发病原因 运动功能的调控是由锥体系统、基底核和小脑密切配合才能得以完成的,这三者并非是各不相关的独立系统,而在功能上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运动障碍疾病(即锥体外系疾病),主要源于基底核功能紊乱。 (二)发病机制 基底核具有复杂的纤维联系,主要构成三个重要的神经环路:①皮质-皮质环路:大脑皮质-尾壳核-内侧苍白球-丘脑-大脑皮质;②黑质-纹状体环路:黑质与尾状核、壳核间往返联系纤维;③纹状体-苍白球环路:尾状核、壳核-外侧苍白球-丘脑底核-内侧苍白球。 在皮质-皮质环路中有直接通路(纹状体-内侧苍白球/黑质网状部)和间接通路(纹状体-外侧苍白球-丘脑底核-内侧苍白球/黑质网状部),环路是基底核实现运动调节功能的解剖学基础,这两条通路的活动平衡对实现正常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黑质-纹状体DA通路变性导致基底核输出过多,丘脑-皮质反馈活动受到过度抑制,使皮质运动功能易化作用受到削弱,产生少动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纹状体神经元变性导致基底核输出减少,丘脑-皮质反馈对皮质运动功能易化作用过强,产生多动性疾病如亨廷顿病。因此,基底核递质生化异常和环路活动紊乱是产生各种运动障碍症状的主要病理基础。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无论药物或外科治疗原理都基于对递质异常和环路活动紊乱的纠正。
可能疾病: 小儿维生素B12选择性吸收障碍综合征 眩晕 老年人肝性脑病 铋中毒 韦格纳肉芽肿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
卡左双多巴控释片
1.原发性帕金森氏病。2.脑炎后帕金森氏综合征。3.症状性帕金森氏综合征(一氧化碳或锰中毒)。4.服用含吡多辛(维生素B6)的维生素制剂的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氏综合征的病人。5.对以前用过左旋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或单用左旋多巴治疗有剂末恶化(“渐弱”现象),峰剂量运动障碍、运动不能等特征的运动失调,或有类似短时间运动障碍现象的患者,可减少“关”的时间。
晕痛定胶囊
镇静,止痛。用于偏头痛,美尼尔氏病,神经官能症,对高血压,脑血管病等多种头痛及头(眩)晕也有一定疗效。
苄达赖氨酸滴眼液
早期老年性白内障
甲磺酸溴隐亭片
用于内分泌系统疾病,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高泌乳素瘤,肢端肥大症,抑制生理性泌乳,良性乳腺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