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出汗多> 宝宝出汗多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宝宝出汗多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中药调理、营养补充、维生素D治疗、微量元素补充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咨询医生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生活方式调整
家长应注意给宝宝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如夏季室内空调控制在26-28℃为宜。高温环境下,机体通过出汗的方式调节体温,若此时环境温度过高,则会刺激汗腺分泌过多汗液,从而导致上述现象发生。
2.中药调理
中医师辨证后开具相应方剂,如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等,家长按医嘱配制并喂服。这些方剂具有补气固表的功效,有助于改善因气血不足引起的自汗、盗汗等症状。
3.营养补充
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增加富含蛋白质、铁质及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量,如瘦肉、鸡蛋、绿叶蔬菜等。充足的营养支持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改善贫血状况,减少出汗量。
4.维生素D治疗
根据医生指导给予适量维生素D制剂,如鳕鱼肝油丸、骨化醇软胶囊等。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提高骨骼密度,进而增强身体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频率,间接降低出汗量。
5.微量元素补充
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补充锌、镁等微量元素,具体剂量依医嘱而定。某些研究认为,特定微量元素除了参与新陈代谢外,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此外,部分学者还认为,缺锌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失调,进一步诱发一系列不适反应。
针对宝宝出汗多的症状,在排除天气因素后,应警惕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其他代谢异常疾病的可能性。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检查和确诊。

2024-02-29 23:38

举报

医生回答(4)

闵元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冬季卧室温度以24℃~28℃为宜;被子的厚薄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一般说来,若家长注意到上述几种容易引起产热增多的诱因,并给予克服,出现盗汗的机会会自然减少。即使小儿偶尔有一二次大盗汗,也不必过分担心,盗汗所丢失的主要是水份和盐份,通过每日的合理饮食是完全可以补充的。对于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

2016-03-11 11:18

举报

林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宝宝出汗多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中药调理、营养补充、维生素D治疗、微量元素补充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咨询医生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生活方式调整
家长应注意给宝宝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如夏季室内空调控制在26-28℃为宜。高温环境下,机体通过出汗的方式调节体温,若此时环境温度过高,则会刺激汗腺分泌过多汗液,从而导致上述现象发生。
2.中药调理
中医师辨证后开具相应方剂,如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等,家长按医嘱配制并喂服。这些方剂具有补气固表的功效,有助于改善因气血不足引起的自汗、盗汗等症状。
3.营养补充
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增加富含蛋白质、铁质及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量,如瘦肉、鸡蛋、绿叶蔬菜等。充足的营养支持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改善贫血状况,减少出汗量。
4.维生素D治疗
根据医生指导给予适量维生素D制剂,如鳕鱼肝油丸、骨化醇软胶囊等。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提高骨骼密度,进而增强身体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频率,间接降低出汗量。
5.微量元素补充
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补充锌、镁等微量元素,具体剂量依医嘱而定。某些研究认为,特定微量元素除了参与新陈代谢外,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此外,部分学者还认为,缺锌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失调,进一步诱发一系列不适反应。
针对宝宝出汗多的症状,在排除天气因素后,应警惕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其他代谢异常疾病的可能性。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检查和确诊。

2016-03-11 11:18

举报

康同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 发育较正常儿童差。并会出现自汗盗汗,夜啼,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 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舌质淡,苔薄或有剥脱苔,脉细无力。化验检查可有贫血,免疫球蛋白低下,微量元素缺乏。对于 脾虚易感儿,中医多主张积极治疗其本,即健脾补气固本,以减少或杜绝呼吸道再感染的发生。常用的方法有健脾益气、扶正固表、益气养阴。

2016-03-11 11:18

举报

蔡文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并会出现自汗盗汗,夜啼,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舌质淡,苔薄或有剥脱苔,脉细无力。

2016-03-11 11: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虚

脾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 症状起因:一、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ldquo;气血生化之源rdquo;。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ldquo;后天之本rdquo;。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二、脾虚的类型: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三、西医认为,脾虚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

  • 可能疾病:心脾两虚  慢脾风  脾虚泄泻  脾疳  

  • 常见检查: 温度与出汗  肝、胆、脾CT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