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有什么症状

医生回答(6)

段英达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视神经萎缩可能导致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眼底视盘颜色苍白、眼底血管异常、色觉异常等症状。由于视神经萎缩可能影响视力,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视力减退
当视神经萎缩时,由于视神经纤维逐渐丧失功能,导致进入眼球内的光线不能正常传递到大脑视觉中枢,从而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主要发生在眼睛后部,涉及黄斑区和视盘区域。
2.视野缺损
视神经萎缩会导致部分视野缺失,因为受损的视神经无法充分感知并传输来自特定位置的光信号。这种视野缺损可能是中心性或周边性的,取决于受影响的神经纤维束类型。病变通常影响双眼外侧或上方区域,造成视野盲点。
3.眼底视盘颜色苍白
主要是因为视神经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或者炎症反应导致其结构受到破坏,进而引发上述现象。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视盘区域的颜色变化。
4.眼底血管异常
如果存在视神经萎缩的问题,在病情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压迫刺激眼部的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收缩痉挛,甚至会诱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这些异常可能包括视网膜动脉狭窄、静脉曲张等,需要借助荧光造影血管造影术来评估。
5.色觉异常
若视神经萎缩的程度较为严重,则容易导致黄斑区的功能受到影响,致使患者出现色觉异常的现象。这种情况多见于晚期视神经萎缩,可通过色觉测试进行诊断。
针对视神经萎缩的症状,建议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如视力检查、视野检查以及眼底检查。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安排头颅MRI扫描以排除其他潜在原因。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营养支持疗法,如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2片、甲钴胺胶囊等药物来进行改善。同时,应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轻症状并延缓病情进展。

2024-03-07 11:17

举报

医生会员

提问

视神经萎缩一般有视力下降、视野改变、色觉异常、光敏感性降低、眼底改变等症状。

1、视力下降

视神经萎缩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原因所引起的,由于视神经组织受到损伤,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

2、视野改变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导致视野出现改变,导致患者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

3、色觉异常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导致视神经出现萎缩的情况,使患者出现色觉异常。

4、光敏感性降低

视神经萎缩会导致患者的视神经功能出现异常,导致患者的视神经对光敏感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5、眼底改变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眼底出现改变,比如视盘水肿、视盘边界不清等。

建议视神经萎缩的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2019-05-31 11:36

举报

郑秀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简称ILD) 是肺的间质组织发生炎症,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 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ILD 通常不是恶性的,也不是由已知的感染性致病源所引起的。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浓痰,伴明显消瘦、乏力、厌食、四肢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发热。

2016-03-12 11:50

举报

闵金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间质性肺疾病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DLCO)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2016-03-12 11:50

举报

王子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治疗概述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50%
常用药品: 醋酸片 清热消炎宁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10000元)

间质性肺炎西医治疗
ILD所包括的范畴很广,其治疗也依据各病种而定,如为原因已明类的ILD,应脱离相关的职业环境、脱离外源性致敏原及相关药物、放射线等因素,必要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原因未明类的ILD,常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因疾病类型不同其治疗方法和疗效有所差异,将在以后有关章节介绍。本章仅以IPF的治疗状况作一介绍。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抑制炎症及免疫过程,对以肺泡炎为主要病变的IPF可能有效,可改善症状和肺功能,对有广泛间质纤维化病例则无效,总体有效率不足30%。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包括减少肺泡巨噬细胞的数量并抑制其分泌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下调成纤维细胞TGF-β1的mRNA表达及活性,降低免疫复合物含量。因长期使用激素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对于老年(>60岁),尤其是合并冠状动脉心脏病和(或)糖尿病时,若临床表现病情较稳定,无明显的活动性,可不用激素治疗。
急性期应采用先大剂量冲击后维持疗法,以迅速扭转病情。甲基强地松龙500~1000mg/日,分2~4次,静脉注射连用48~72小时。之后改用强地松30~40mg/日口服,需与甲基强地松龙重叠应用至少24小时,若临床有效可维持4~8周后逐渐减量,每次减5mg,减至20mg/日后,维持2~3个月,以后每次减2.5mg,撤至维持量0.25mg/kg·d后维持治疗,总疗程不少于一年。若应用激素后病情仍加重,或者较迅速撤除试用其它免疫抑制剂,或者减量后联合应用其它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
这类药物常用的有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环磷酰胺(cycolophosphamide,CTX)、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A)等。至今仍少有令人信服的资料说明这类药物的效果。Zisman等对19例激素治疗无效IPF患者应用CTX 2mg/kg·d治疗6个月后,仅有1例证实反应良好,7例维持稳定,11例恶化,2/3病例出现药物相关副作用,结论是对于激素治疗无效者,CTX的疗效有限或无反应,且副作用的出现限制了其使用。还有资料显示,联合应用激素和CTX似乎也无明显的改善反应,硫唑嘌呤和激素的联合应用对患者的生存期及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改善。
细胞因子拮抗剂
在肺泡炎和纤维化过程中,细胞因子之间及其与炎症细胞、肺组织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诱生,促进了肺组织炎症反应或免疫损伤,刺激纤维母细胞的增殖,促进胶原和胞外基质的产生和沉积,对抗这些细胞因子的作用,为肺纤维化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针对细胞因子复杂多变的网络,应针对关键性因子进行拮抗方能有效,其筛选标准应具备:1、该细胞因子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或产生胶原;2、在纤维化患者的肺内基因表达和蛋白产量均增高;3、该细胞因子抑制剂能减轻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纤维化程度。目前符合这3个条件的细胞因子只有TNF-α和TNF-β,其拮抗剂可为相应的抗体、受体抗体和可溶性受体等制剂。TNF-α的单克隆抗体已试用于临床,人源性TNF抗体也在研究中。TGF-β抗体治疗博莱霉素致纤维化大鼠显示出较好疗效,已制成TGF-β1受体拮抗剂,但抗纤维化作用有待证实。IL-1受体拮抗剂(IL-1ra)明显减轻博莱霉素或二氧化硅诱发的动物肺纤维化,重组的IL-1ra虽用于一些炎症疾病的临床试验治疗,其结果尚不令人满意。

2016-03-12 11:50

举报

姚平闯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大家都知道间接性肺炎吧,这是一种的肺的间质组织引发的炎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间质性肺炎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生了症状就要治疗,那么大家知道间质性肺炎能治愈吗,这是肯定能够治愈的疾病,但是一定要抓紧时间治疗才可以,现在就让我来告诉大家间质性肺炎的治愈方法吧,大家要记住哦。
间质性肺炎能治愈吗
步骤/方法:
1首先是常规治疗,使用皮质激素来治愈疾病,皮质激素能够有效的调节炎症的过程,是一种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法,但是使用皮质激素时应该注意的是致病菌感染,尤其是真菌的感染。
第1步
2其次是药物治疗,可以使用硫唑嘌呤和环磷酰胺之类的药物,这些药物是口服的,副作用也比较小,当然了,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药物,以免自身对药物过敏,造成治疗不理想。
3最后是饮食上的调理,在饮食上要吃一些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最好是流质食物,多喝一些水,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吃一些水果是可以的,一定要注意休息,这些都是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注意间质性肺炎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吃一些鲤鱼和瘦肉这些含有营养的食物,平时要早睡早起,做一些康复治疗,毕竟,好的生活习惯才会有好的身体。

2016-03-12 11: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opticatrophy)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它是视神经各种病变及其髓鞘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等的损害,致使神经纤维丧失、神经胶质增生的最终结局,为病理学通用的名词。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由于神经纤维的蜕变及萎缩,病人多有视功能的减退、视野的缩小。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