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痛经>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敛疮生肌、解毒散结等功效与作用。本品属于中药材,使用时需谨慎,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1.清热凉血
赤芍具有清热的作用,其性寒,入肝经,能清除肝火,从而达到凉血的效果。适用于目赤、眼屎多、咽喉肿痛等病症。可配伍黄连、栀子等药物增强清热效果。
2.活血祛瘀
赤芍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消除体内淤血来发挥作用,该品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血酶活性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状。可与桃仁、红花等同用以加强活血化瘀的功效。
3.消肿止痛
赤芍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水肿和疼痛。对于扭伤、挫伤引起的局部肿胀和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外敷或口服赤芍进行治疗。
4.敛疮生肌
赤芍中所含有的鞣质类化合物具有收敛作用,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将赤芍研磨成粉末后撒于创面之上,有利于促进伤口快速恢复。使用时应注意避免过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5.解毒散结
赤芍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发挥解毒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力,进而起到散结的效果。可用于治疗痈疽疔疮、瘰疬痰核等疾病。内服可用赤芍煎汤或加入丸剂服用。
使用赤芍时需注意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腹泻、腹痛等胃肠道不适症状。此外,赤芍还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2024-02-10 20:32

举报

医生回答(4)

柴东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40-1750px,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茎直立,上部分枝。花期5-6月,果期6-8月。芍药喜光照,耐旱。芍药植株在一年当中,随着气候节律的变化,而产生的阶段性发育变化。主要表现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的交替变化。其中以休眠期的春化阶段和生长期的光照阶段最为关健。芍药的春化阶段,要求0℃低温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后混合芽方可萌动生长。芍药属长日照植物,花芽要在长日照下发育开花,混合芽萌发后,若光照时间不足或在短日照条件下通常只长叶不开花或开花异常。

2016-03-22 13:34

举报

廖林海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炒赤芍:取赤芍片,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酒赤芍: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Kg赤芍片,用黄酒12kg。)

2016-03-22 13:34

举报

闵样水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相关配伍
1、与生地黄、大黄、白茅根等同用,可用于血热吐衄。
2、与金银花、天花粉、乳香等同用,可用于热毒壅盛,痈肿疮疡。
3、与当归、川芎、延胡索等同用,可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症瘕腹痛等症。

2016-03-22 13:34

举报

赵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主治
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炒赤芍:炒后药性偏于缓和,活血止痛而不伤中,可用于瘀滞疼痛。
酒赤芍:以活血散瘀力胜,清热凉血作用较弱。多用于闭经或痛经,跌打损伤。

2016-03-22 13: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吐血衄血

吐血指胃与食道出血,经口吐出,或可挟有食物残渣。衄血凡非外伤所致的某些部位的外部出血证。包括眼衄、耳衄、鼻衄、齿衄、舌衄、肌衄等,以鼻衄(见鼻出血)为多见。

  • 症状起因:吐血的病因: 吐血食酒热辛肥、郁怒忧思、劳欲体虚等,致胃热壅盛,肝郁化火,或心脾气虚,血失统御而成。亦有因外感引动者。吐血分为外感吐血、内伤吐血、阴虚吐血、劳心吐血、劳伤吐血、气郁吐血、畜热吐血、伤胃吐血、伤酒吐血等,详见各条。 血由胃和食道而来,经口吐出,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称为吐血,也称为呕血。常见于西医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肝硬化、胃癌等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衄血的病因: 其病因病机不外火与虚:肝火、胃火、风热犯肺,热毒内蕴、肾精亏虚,气血两亏等可导致衄血。

  • 可能疾病: 急黄 肝火上炎证 肝硬化 血证 黄疸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消化、耳鼻喉、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雷华江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