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拉肚子> 小儿腹泻怎么办

精选回答(1)

曾海波 医师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腹腔类疾病,以及外科检查及手术。

提问

小儿腹泻可以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补液治疗、饮食调理等方式进行处理。

1、一般治疗

小儿腹泻可能是腹部受凉、饮食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如果症状比较轻微,并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可以适当喝温热水,也可以使用热水袋局部热敷进行改善。

2、物理治疗

如果小儿腹泻症状比较严重,可以使用热水袋局部热敷腹部,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3、药物治疗

如果小儿腹泻是肠道菌群失调症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腹泻的症状。如果腹泻的情况比较严重,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遵医嘱通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补液治疗

如果小儿腹泻出现脱水的情况,如脸色苍白、浑身无力等,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静脉补液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水分,以免引起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5、饮食调理

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小儿的饮食健康,可以适当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也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除此之外,如果小儿腹泻的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家长应及时带小儿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016-04-14 09:17

举报

医生回答(2)

康同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小儿腹泻可以采取补液盐溶液、调整饮食、益生菌制剂、口服补充电解质溶液、肠道菌群调节剂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避免脱水和其他并发症。
1.补液盐溶液
补液盐溶液含有钠、钾等电解质成分,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补充体液和电解质,通常根据患者脱水程度决定用量。此措施有助于纠正因腹泻引起的水电解质失衡及脱水现象,缓解相关临床表现如口渴、尿量减少等。
2.调整饮食
轻至中度腹泻患儿可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重度则暂时禁食6-8小时后逐渐恢复饮食。改变饮食结构旨在减轻胃肠负担,促进修复受损黏膜;长时间空腹有助于减少肠蠕动次数从而缩短排便周期。
3.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制剂通过口服给药,其活性微生物能够改善宿主肠道微生态环境,具体用法按产品说明书执行。此措施适用于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因为益生菌能竞争性地抑制病原菌定植,提高机体免疫力。
4.口服补充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中含有钠、氯、钾等多种离子,需稀释后分次给予,每次0.5-1L,每日不超过3L。此措施适合于严重腹泻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可快速纠正低血容量状态并维持体内环境稳定。
5.肠道菌群调节剂
肠道菌群调节剂包括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需要遵医嘱服用。这些药物能够抑制致病菌过度繁殖,同时有利于有益菌生长,进而起到调理肠胃功能的作用。
腹泻期间,应密切监测孩子的尿量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脱水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家长还要注意保持孩子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臀部周围,以防发生红屁股。

2023-12-30 14:47

举报

闵荣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小儿腹泻可以采取补液盐溶液、调整饮食、益生菌制剂、口服补充电解质溶液、肠道菌群调节剂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避免脱水和其他并发症。
1.补液盐溶液
补液盐溶液含有钠、钾等电解质成分,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补充体液和电解质,通常根据患者脱水程度决定用量。此措施有助于纠正因腹泻引起的水电解质失衡及脱水现象,缓解相关临床表现如口渴、尿量减少等。
2.调整饮食
轻至中度腹泻患儿可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重度则暂时禁食6-8小时后逐渐恢复饮食。改变饮食结构旨在减轻胃肠负担,促进修复受损黏膜;长时间空腹有助于减少肠蠕动次数从而缩短排便周期。
3.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制剂通过口服给药,其活性微生物能够改善宿主肠道微生态环境,具体用法按产品说明书执行。此措施适用于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因为益生菌能竞争性地抑制病原菌定植,提高机体免疫力。
4.口服补充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中含有钠、氯、钾等多种离子,需稀释后分次给予,每次0.5-1L,每日不超过3L。此措施适合于严重腹泻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可快速纠正低血容量状态并维持体内环境稳定。
5.肠道菌群调节剂
肠道菌群调节剂包括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需要遵医嘱服用。这些药物能够抑制致病菌过度繁殖,同时有利于有益菌生长,进而起到调理肠胃功能的作用。
腹泻期间,应密切监测孩子的尿量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脱水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家长还要注意保持孩子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臀部周围,以防发生红屁股。

2016-04-08 17: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泄泻 (腹泻)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