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渗出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补充说明:渗出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a******W 2016-04-27 22:4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渗出性中耳炎患者一般可以吃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1、头孢克肟胶囊
头孢克肟胶囊属于抗生素类药物,能够起到抗感染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也可以用于治疗渗出性中耳炎。
2、阿莫西林胶囊
阿莫西林胶囊属于青霉素类药物,具有抗感染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咽炎等疾病,也可以用于治疗渗出性中耳炎。
3、罗红霉素胶囊
罗红霉素胶囊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感染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咽炎等疾病,也可以用于治疗渗出性中耳炎。
4、阿奇霉素胶囊
阿奇霉素胶囊属于抗菌类药物,可以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急性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也可以用于治疗渗出性中耳炎。
5、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耳痛、听力下降、耳道内流水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能够起到抗炎的作用,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如果用药后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可以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损害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耳部的清洁卫生,避免频繁挖耳朵,以免滋生大量细菌,加重病情。
2016-04-27 22:43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您好!渗出性中耳炎
耳镜下检查鼓膜,急性期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有放射状扩张的血管纹,鼓膜内陷。鼓室积液时,鼓膜色微黄或桔黄色,鼓膜活动受限,可见线形液平面或气泡。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可出现“蓝鼓膜”样改变,注意要和外伤后鼓室积血相鉴别。声导抗图对渗出性中耳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平坦型(B型)为本病的典型曲线,高负压型(C型)示咽鼓管功能不良,鼓室负压>200daPa,大多示鼓室内有积液。
2016-04-27 22:43
举报您好!渗出性中耳炎
渗出性中耳炎病因复杂,主要包括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因素及免疫反应。儿童的高发病率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小儿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位,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故小儿的咽部感染易经此管传入鼓室。其次,腺样体肥大及与慢性鼻窦炎并存,可压迫、堵塞咽鼓管咽口。最后,儿童咽鼓管黏液纤毛清除系统不能有效排出中耳及管腔内的分泌物。成人患者则与鼻咽部各种良性或恶性占位病变(如鼻咽癌、鼻咽纤维瘤等),鼻腔和鼻窦疾病(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鼻息肉等)关系密切,此外,放疗后放射性损伤咽鼓管也是原因之一。
2016-04-27 22:43
举报您好!渗出性中耳炎
渗出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儿童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据国外统计显示,约50%以上的婴儿患有本病,儿童的高发年龄为5岁。在我国,学龄前儿童约90%的儿童患过渗出性中耳炎,多数在6月~4岁之间。
2016-04-27 22:43
举报您好!渗出性中耳炎
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常见的治疗有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室置管术、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咽鼓管吹张。 清除中耳积液。
2016-04-27 22:43
举报向医生提问
外界的声音通过两条途径传向人的内耳。一条是通过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的空气传导途径,一条是颅骨的移动和压缩式移动直接波动外淋巴的骨传导途径。当声音传入内耳后,耳蜗基底膜上的毛细胞发生剪切运动产生动作电位,电讯号随神经传入大脑从而产生听觉。如果在上述途径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病变,都会使听力受到影响。
症状起因:1 洁耳过度 破坏鼓膜所致 2 五官疾病所致 如中耳炎 鼻炎等 3 心脑血管疾病所致 如高血压 等 4 工作压力过大所致 如疲劳过度 休息不好等。 5 工作或生活周边噪音较大所致 6 药物不良反应
可能疾病: Wegner肉芽肿伴发的葡萄膜炎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噪声病 慢性疲劳综合症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耳鼻喉
施保利通片
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单纯性唇疱疹;细菌性皮肤感染;因放射或细胞抑制剂治疗而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辅助抗生素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如:支气管炎、咽峡炎、咽炎,中耳炎、鼻窦炎。
甲磺酸溴隐亭片
用于内分泌系统疾病,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高泌乳素瘤,肢端肥大症,抑制生理性泌乳,良性乳腺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桉柠蒎肠溶胶囊
本品为黏液溶解性祛痰药。 适用于急、慢性鼻窦炎。 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肺部真菌感染、肺结核和矽肺等呼吸道疾病。亦可用于支气管造影术后,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