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中暑> 如何中暑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中暑可以通过冷敷、电解质补充、物理降温、预防脱水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冷敷
使用湿毛巾或冰袋敷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或者用冷水淋浴降低身体温度。冷敷能够收缩皮肤毛细血管,减少散热,从而帮助降低体温。
2.电解质补充
通过口服补液盐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来补充因出汗而丢失的钠、钾等离子体成分。保持体内平衡有助于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并支持新陈代谢过程;防止进一步脱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
3.物理降温
采用温水擦拭腋窝、腘窝、腹股沟等部位,促进散热。上述部位的大血管通常较为丰富,适当擦拭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环速度,辅助降低体温。
4.预防脱水
鼓励患者适量饮水或口服含电解质溶液来维持水分平衡。脱水可能导致血液浓缩、尿量减少及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预防性措施可减缓这些进程发展。
在炎热天气中,应采取适当的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SPF30以上并每两小时重新涂抹一次,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另外,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利于汗液蒸发散热。

2024-01-24 11:38

举报

医生回答(1)

郑秀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1、首先,要注意防晒。合理安排时间,最好避免在上午11时至下午3时烈日当空的时候出门,出门前最好涂抹防晒油,携带遮阳伞及帽子,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2、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中午适当休息,室内运动要注意通风。到野外工作时,不要忘记随身携带防暑药品,最好穿浅色或白色的衣服,戴上草帽或安全帽,劳动一段时间时到树荫或凉棚下适当休息一会儿,并注意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出汗过多时应补充淡盐水,少喝冰冻饮料,更不要喝生水。夏季应该坚持适当的户外锻炼,提高身体的耐热能力。

2016-06-03 18: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中暑 (伤暑)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中发生的一组急性疾病。根据其主要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常分为三型:①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无汗为主要症状。由于头部受日光直接曝晒的热射病,又称日射病。②热痉挛,又称中暑痉挛,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③热衰竭,又称中暑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后者又称热昏厥。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