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暑的病因
补充说明:中暑的病因
2016-06-13 11:3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中暑的病因主要与环境因素、体质因素、过度肥胖、汗腺功能障碍、药物因素等有关。
1、环境因素
如果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并且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体内的热量会持续增加,从而引起中暑。患者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并且多喝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恢复。
2、体质因素
如果患者体质较差,身体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会比较低,如果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会导致体内产热量增加,从而引起中暑。患者应及时转移到阴凉环境,并且多喝水,能够补充水分,有利于病情恢复。
3、过度肥胖
如果患者过度肥胖,会导致身体内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从而引起中暑。建议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可以促进体内热量消耗,有利于改善过度肥胖的情况。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药物进行治疗。
4、汗腺功能障碍
如果患者的汗腺功能出现障碍,会导致体内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引起中暑。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5、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时间使用氯丙嗪、异丙嗪等药物,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中暑。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以免导致中暑。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07-24 04:42
举报你好,温度太高,人体缺少水分。流汗过多,身体虚弱。抵抗们、能力差的人。特别老人、产妇,小孩,体弱多病的人容易中暑。温度太高,人体缺少水分。流汗过多,身体虚弱防治:转入通风的阴凉处休息,并饮用含食盐的清凉饮料,如冰镇汽水、绿豆汤等,还可内服人丹、十滴水。
2018-06-19 15:3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中暑的原因包括长时间高温暴露、汗腺功能障碍、水分丢失过多、电解质紊乱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身体调节体温失衡,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中暑可能导致严重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怀疑或确认为中暑,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并寻求医疗帮助。
1.长时间高温暴露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调,进而引起身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的情况发生。可以通过使用风扇或空调降低环境温度来缓解不适症状。
2.汗腺功能障碍
汗腺功能障碍导致无法有效地排汗散热,从而容易积累热量而出现中暑的症状。针对此病因,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药物进行治疗。
3.水分丢失过多
水分丢失过多使得机体血容量不足,影响了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进一步影响了体内器官的功能发挥,可能导致中暑的发生。对于该病因所致的中暑,应立即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补液盐溶液、口服补液盐散(Ⅰ)等产品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4.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会影响神经肌肉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使身体对高温的耐受性下降,易诱发中暑。针对电解质紊乱引起的中暑,需要及时补充缺失的电解质,可在医师指导下通过口服补液盐散(III)进行治疗。
5.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干扰大脑控制体温的能力,导致体温过高并引起中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通常需要紧急医疗干预,例如颅内压监测、脑电图等,同时配合医生给予甘露醇注射液、片等药物降低颅内压力。
中暑时,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至阴凉处休息,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用湿毛巾敷于头部。若症状持续不改善或加重,建议进行头颅CT扫描、尿常规检查等,以便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指导后续处理。
2024-03-16 06:40
举报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2016-06-13 11:36
举报向医生提问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中发生的一组急性疾病。根据其主要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常分为三型:①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无汗为主要症状。由于头部受日光直接曝晒的热射病,又称日射病。②热痉挛,又称中暑痉挛,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③热衰竭,又称中暑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后者又称热昏厥。
龙虎人丹
开窍醒神,祛暑化浊,和中止呕。用于中暑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及晕车,晕船。
奥利司他胶囊
奥利司他胶囊结合微低热能饮食适用于肥胖和体重超重者包括那些已经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患者的长期治疗。奥利司他胶囊具有长期的体重控制(减轻体重、维持体重和预防反弹)的疗效。服用奥利司他胶囊可以降低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与肥胖相关的其它疾病的发病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并可减少脏器中的脂肪含量。
黄芪颗粒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用于气短心悸,虚脱,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