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度脂肪肝
补充说明:中度脂肪肝
a******W 2016-07-04 12:1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度脂肪肝表示肝脏内脂肪含量增加,此时肝脏功能受到一定损害,但仍处于可逆状态。
中度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内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积聚过多所引起的。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可能会进展为严重的肝病,如肝硬化。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预防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如果患者有饮酒史或存在肥胖、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则更易患脂肪肝。这些因素会加重肝脏负担,促进脂肪积累,进而加剧病情发展。
针对中度脂肪肝,建议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运动量,以减轻体重,改善肝脏环境。同时,定期复查肝功能,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4-02-24 13:54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临床表现
中度脂肪肝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大量脂肪长期浸润肝脏,可使肝脏细胞发生慢性炎症,一旦出现自觉症状,其肝脏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及纤维化。肝功能轻度异常,脂肪量为肝脏重的10%~25%,转氨酶,胆红素轻度或中度升高,并常伴有脂肪性肝炎,B超肝切面前半部回声粗而强,肝切面后半部回声明显减低,肝面光带降低。
2016-07-04 12:08
举报症状
中重度脂肪肝可有食欲不振、腹胀、疲倦乏力、发热、恶心、呕吐、体重减轻、右上腹压痛或叩击痛等症状。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
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叩击痛、发热、白细胞增多,而这些症状易误诊为急腹症,所以,应与肝胆胃系统疾病相鉴别,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胃炎等。以明确诊断,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2016-07-04 12:08
举报原因
肝内沉积脂肪的增加主要是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增加,胆固醇,胆固醇酯及磷脂的增加较少,更确切的脂肪肝命名,应该包括所沉积脂类物质的性质。由于绝大多数的脂肪肝是甘油三酯沉积所致,因此一般所称的脂肪肝属于甘油三酯类脂肪肝。这里主要介绍此类脂肪肝。
各种原因导致肝内甘油三酯合成与分泌的失衡就比较容易产生TG在肝内沉积形成脂肪肝。大多数情况是肝脏本身的原因,少数是肝外的原因。TG在肝细胞的时机浓度是由上述两种平衡决定的。所以脂肪肝的形成主要归结于以下两个方面:1、从肝细胞外来的脂类或肝内合成的脂类增多,而这些脂类在肝内被氧化的减少即肝脏不能讲这些脂类全部氧化,最终将他们合成TG,使得肝内TG增多;2、因为机体营养不良,中度,必须脂肪酸的缺乏,胆碱或蛋白质缺乏致使TG不能装配极低密度脂蛋白及时分泌如血中。由此,肝内TG的合成与分泌发生不平衡,最终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2016-07-04 12:08
举报轻—中度脂肪肝难以引起人们重视。然而,随着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轻度脂肪肝会发展到中度乃至重度,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轻—中度脂肪肝治疗应从控制饮食入手,不能吃得过饱,更不能暴饮暴食,每餐吃八成饱即可。要以减轻体重为原则,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提倡高蛋白、低糖、低脂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脂肪及甜食,拒绝饮酒,多吃蔬菜,适量食用水果,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肝内沉积脂肪的增加主要是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增加,胆固醇,胆固醇酯及磷脂的增加较少,更确切的脂肪肝命名,应该包括所沉积脂类物质的性质。
2016-07-04 12:08
举报向医生提问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在我国以20~50岁的男性多见,青壮年的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及某些寄生虫感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