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补充说明:充血性心力衰竭
a******W 2016-07-14 12:4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考虑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利尿剂
利尿剂通过促进体内钠离子排泄来减少液体潴留,常用药物包括、氢等。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利尿剂能够减轻心脏负荷,缓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如水肿。适用于存在液体潴留的患者。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作用,常见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需按处方规定剂量服用。此类药物可降低血压及改善心肌重构,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适合用于控制高血压、预防左心室重构。
3.β受体拮抗剂
β受体拮抗剂通过竞争内源性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而发挥效应,代表药物为美托洛尔。患者应遵循医生指导定时定量服用。β受体拮抗剂能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舒张期心肌供血时间窗,提高心肌供血比例。适用于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频繁的患者。
4.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通过对抗醛固酮的作用来减少体内钠离子的重吸收,代表性药物为螺内酯。患者需按照医师指示定期服用。该药物有助于降低心脏负荷,缓解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等症状。适用于存在明显液体潴留且无法耐受高剂量利尿剂者。
5.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一种植入式医疗器械,通常由电生理学家在导管消融手术中同时安装。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信号调整左右心室收缩的时间差异,可能涉及起搏器、除颤器或其他相关设备。该技术旨在恢复左右心室间的同步收缩,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对于存在严重心力衰竭并存在QRS时限延长的患者效果显著。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情况下,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饮食方面,建议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以减少水肿的发生。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心脏负担。
2024-03-23 06:5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你好!充血性心力衰竭
检查
1.心电图
常可发现原发疾病。
2.X线检查
可见肺淤血及肺水肿。
3.超声心动图
可了解心脏的结构、功能、心瓣膜状况、是否存在心包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室壁运动失调;可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
4.动脉血气分析
监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5.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如电解质、肝功、肾功、血糖、白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
6.心衰标志物
临床上诊断心衰的公认的、客观指标是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增高。
2016-07-14 12:40
举报你好!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和乏力
多数心力衰竭病人因运动耐力下降而出现呼吸困难或乏力症状而就医。休息状况下,严重者也有症状,还可以出现夜间憋醒。
2.下肢水肿
患者可能出现体液潴留症状,如腿部或腹部水肿等,并以此为首要或惟一症状就医。这些病人的运动耐量降低是逐渐发生的。
3.无症状或其他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所致的症状
在检查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肺部或躯体血栓栓塞性疾病等其他疾病时,才发现这些病人有心脏扩大或功能不全表现。
4.心衰加重的早期表现
左心功能降低的早期征兆是:在原来心功能正常时,出现不明原因的疲乏或运动耐力降低以及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续发展则出现睡觉需用枕头抬高头部、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查体可见左心室增大、闻及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两肺尤其肺底部有湿啰音,还可有干啰音和哮鸣音,提示左心功能障碍。
5.急性肺水肿
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伴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听诊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2016-07-14 12:40
举报你好!充血性心力衰竭
病因
大多数患者有心脏病的病史,有效治疗病因可改善心衰预后。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老年心衰患者主要病因,而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病致年轻者心衰多见。冠心病是收缩性心衰最常见病因,积极血运重建可以防止心衰发展和恶化;高血压是舒张性(或射血分数正常)心衰常见病因,积极控制血压极其重要,否则心衰进展较快,诱发急性心衰。
2016-07-14 12:40
举报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考虑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利尿剂
利尿剂通过促进体内钠离子排泄来减少液体潴留,常用药物包括、氢等。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利尿剂能够减轻心脏负荷,缓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如水肿。适用于存在液体潴留的患者。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挥作用,常见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需按处方规定剂量服用。此类药物可降低血压及改善心肌重构,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适合用于控制高血压、预防左心室重构。
3.β受体拮抗剂
β受体拮抗剂通过竞争内源性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而发挥效应,代表药物为美托洛尔。患者应遵循医生指导定时定量服用。β受体拮抗剂能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舒张期心肌供血时间窗,提高心肌供血比例。适用于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频繁的患者。
4.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通过对抗醛固酮的作用来减少体内钠离子的重吸收,代表性药物为螺内酯。患者需按照医师指示定期服用。该药物有助于降低心脏负荷,缓解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等症状。适用于存在明显液体潴留且无法耐受高剂量利尿剂者。
5.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一种植入式医疗器械,通常由电生理学家在导管消融手术中同时安装。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信号调整左右心室收缩的时间差异,可能涉及起搏器、除颤器或其他相关设备。该技术旨在恢复左右心室间的同步收缩,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对于存在严重心力衰竭并存在QRS时限延长的患者效果显著。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情况下,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饮食方面,建议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以减少水肿的发生。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心脏负担。
2016-07-14 12:40
举报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