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乳腺炎> 柳叶的功效与作用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柳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润燥通便等功效。由于柳叶的药用价值较高,如需使用其治疗疾病或改善症状时,建议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1.清热解毒
柳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是因为其含有一定的挥发油、鞣质等成分,这些物质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通过清热解毒可以缓解因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可将柳叶泡茶或煎煮后服用。
2.消肿止痛
因为柳叶有散结消肿的作用,所以能起到治疗跌打损伤、痈疽肿毒的效果。外敷时,可以用新鲜的柳叶捣烂后直接涂抹于患处;内服则需将干燥后的柳叶加水煎汤饮用。
3.活血化瘀
由于柳叶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因此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淤积的情况。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问题。可用鲜品捣烂外敷或煎汤内服。
4.利水消肿
利水消肿是利用了柳叶所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皂苷等活性成分对肾脏的调节作用。对于体内湿邪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可配伍其他利水渗湿药同用。
5.润燥通便
从中医角度而言,柳叶入大肠经,能起到一定的泻下通便作用。对于津枯便秘者,可单味煎服或者与其他药物合用。但不宜过量长期使用。
上述提及的所有药材均需要提前咨询医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使用。同时,患者应注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以减少消化道不适的发生风险。

2024-02-08 10:07

举报

医生回答(4)

闵丽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治眉毛痒落:垂柳叶,阴干,捣罗为末,每以生姜汁,于生铁器中调。夜间涂之,渐以手摩令热为妙。治疖肿、乳腺炎:柳树叶切碎煮烂,过滤,除去残渣,浓缩至糖浆状,备用外敷。雄蕊4,二强;花丝扁平,中部以下被纤毛。花盘肥厚,前方呈指状伸长且超过子房;子房柄明显,长0.5毫米。花柱细长。子房光滑。小坚果成熟时暗褐色,三棱状卵圆形,长0.75毫米,宽约0.5毫米,具瘤,腹面中央隆起,其上有一细小果脐。花期4月,果期5月。

2016-07-15 16:16

举报

贾宝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清热解毒,解毒透疹,利尿通淋。治痧疹透发不畅,白浊,疔疮疖肿,乳腺炎,甲状腺肿,丹毒,烫伤,牙痛。治小便白浊:清明柳叶煎汤代茶,以愈为度。治下痢后成腌鱼水,险症也:柳叶煎汤(服)下,如止,可救。起病不多日下腌鱼水,年少者方可治,老者难治。治小儿丹,烦:柳叶一斤。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搨洗赤处,日七、八度。治卒得恶疮,不可名识者:煮柳叶若皮,洗之;亦可纳少盐。此又疗面上疮。

2016-07-15 16:16

举报

郭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花对生,排列成顶生或间有少数腋生的长9-15厘米的总状花序;花梗长2-2.5毫米,与序轴密被微柔毛及具腺柔毛;总梗长2.5-3.5厘米;苞片退化。花萼于花时常呈紫红色,长约2毫米,果时增大,长3毫米,外被微柔毛,盾片开展,半圆形,高1.5毫米,果时高达4厘米。花冠于冠檐紫红色但筒部色淡或白色,长1.5-1.7厘米,外被微柔毛;冠筒长1-1.2厘米,前方基部曲膝状,向上渐增大,至喉部宽达4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状,直伸,卵圆形,先端微凹,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宽约4.5毫米,先端微凹,两侧裂片卵圆形,宽3毫米,先端微凹。

2016-07-15 16:16

举报

闵丽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密生纤维状须根。茎高25-50厘米,直立,基部粗1.2-2毫米,钝四棱形,具槽,常呈水红色,几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大都不分枝或具少数短分枝。叶通常4对,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3-11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边缘疏生极不明显的小齿或浅波状或近全缘,两面无毛,上面深绿色,下面较淡,带红色,密生小凹腺点,侧脉约4对,与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突出,叶缘以内网结;叶柄长0.7-1.2厘米,水红色,腹凹背凸,被具腺柔毛,常呈水红色。

2016-07-15 16: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疔疮

疔疮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恶化,危险性较大的疮疡。多发生在颜面和手足等处。若处理不当,发于颜面者易引起走黄危证而危及生命,发于手足者则可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疔的范围很广,包括西医的疖、痈、坏疽的一部分,皮肤炭疽及急性淋巴管炎。因此名称繁多,证因各异,按照发病部位和性质不同,分为颜面疔疮、手足疔疮、红丝疔、烂疔、疫疔五种。

推荐医生更多

胡卫和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