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科>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

精选回答(1)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尿道炎,膀胱炎,肾炎,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男性不育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阳痿,早泄,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炎,龟头炎,包皮龟头黏连

提问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可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抗生素治疗、非甾体抗炎药、α受体阻滞剂、植物制剂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长时间坐姿不良等情况。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刺激,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2.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包括口服或注射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等。此方法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有效;可杀灭致病菌,控制感染发展。
3.非甾体抗炎药
常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通过口服给药。这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能减轻因慢性前列腺炎导致的下腹坠胀感及疼痛等症状。
4.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主要包括坦索罗辛、多沙唑嗪等,每日定时服用。这类药物能够松弛平滑肌细胞,改善排尿困难等问题。适用于存在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
5.植物制剂
植物制剂包括普适泰片、前列欣胶囊等,按医嘱规定剂量服用。这些草本提取物可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适合于辅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患者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久坐憋尿,以免加重病情。

2024-01-31 18:42

举报

医生回答(4)

廖海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诊断及鉴别诊断

折叠诊断

慢性前列腺炎: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包括直肠指检)、尿液和前列腺按摩液常规检查。推荐应用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进行症状评分。推荐“两杯法”或“四杯法”进行病原体定位试验。

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可选择的检查有:精液分析或细菌培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尿细胞学、经腹或经直肠B超(包括残余尿测定)、尿流率、尿动力学、CT、MRI、尿道膀胱镜检查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等。

具体诊断方法

1. 病史采集

2. 体格检查 直肠指检可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有无压痛及其范围与程度,盆底肌肉的紧张度、盆壁有无压痛,按摩前列腺获得前列腺液。

3. 实验室检查

(1)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正常的EPS中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均匀分布于整个视野,pH 6.3~6.5,红细胞和上皮细胞不存在或偶见。当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数量减少,有诊断意义。

(2)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是排除尿路感染、诊断前列腺炎的辅助方法。

(3)细菌学检查:慢性前列腺炎推荐“两杯法”或“四杯法”病原体定位试验。

(4)其他病原体检查:包括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检查。

2016-07-15 18:41

举报

周扬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临床表现

折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有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烧灼感,排尿困难、尿潴留,后尿道、肛门、会阴区坠胀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折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可见于会阴、阴茎、肛周部、尿道、耻骨部或腰骶部等部位。排尿异常可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和夜尿增多等。由于慢性疼痛久治不愈,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可能有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等。

2016-07-15 18:41

举报

刘红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折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致病因素亦主要为病原体感染,但机体抵抗力较强或/和病原体毒力较弱,以逆行感染为主,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棒状杆菌属及肠球菌属等。前列腺结石和尿液反流可能是病原体持续存在和感染复发的重要原因。

折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发病机制未明,病因学十分复杂,存在广泛争议:可能是由一个始动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一开始便是多因素的,其中一种或几种起关键作用并相互影响;也可能是许多难以鉴别的不同疾病,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临床表现;甚至这些疾病已经治愈,而它所造成的损害与病理改变仍然持续独立起作用。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炎症和异常的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和免疫异常等共同作用结果。

1.病原体感染 本型患者虽然常规细菌检查未能分离出病原体,但可能仍然与某些特殊病原体:如厌氧菌、L型变形菌、纳米细菌、或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有关。有研究表明本型患者局部原核生物DNA检出率可高达77%;临床某些以慢性炎症为主、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无菌性”前列腺炎,可能与这些病原体有关。其他病原体如寄生虫、真菌、病毒、滴虫、结核分枝杆菌等也可能是该型的重要致病因素,但缺乏可靠证据,至今尚无统一意见。

2.排尿功能障碍 某些因素引起尿道括约肌过度收缩,导致膀胱出口梗阻与残余尿形成,造成尿液反流入前列腺,不仅可将病原体带入前列腺,也可直接刺激前列腺,诱发无菌的“化学性前列腺炎”,引起排尿异常和骨盆区域疼痛等。

许多前列腺炎患者存在多种尿动力学改变,如:尿流率降低、功能性尿路梗阻、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等。这些功能异常也许只是一种临床现象,其本质可能与潜在的各种致病因素有关。

3.精神心理因素 研究表明:经久不愈的前列腺炎患者中一半以上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因素和人格特征改变。如:焦虑、压抑、疑病症、癔病,甚至自杀倾向。这些精神、心理因素的变化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后尿道神经肌肉功能失调,导致骨盆区域疼痛及排尿功能失调;或引起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变化而影响性功能,进一步加重症状,消除精神紧张可使症状缓解或痊愈。但目前还不清楚精神心理改变是其直接原因,还是继发表现。

4.神经内分泌因素 前列腺痛患者往往容易发生心率和血压的波动,表明可能与自主神经反应有关。其疼痛具有内脏器官疼痛的特点,前列腺、尿道的局部病理刺激,通过前列腺的传入神经触发脊髓反射, 激活腰、骶髓的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冲动通过生殖股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传出冲动,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前列腺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等,引起膀胱尿道功能紊乱,并导致会阴、盆底肌肉异常活动,在前列腺以外的相应区域出现持续的疼痛和牵涉痛。

5.免疫反应异常 近年研究显示免疫因素在III型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和病程演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的前列腺液和/或精浆和/或组织和/或血液中可出现某些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如:IL- 2、IL- 6、IL- 8、IL-10、TNF-α及MCP-1等,而且IL-10水平与III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呈正相关,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效果。

2016-07-15 18:41

举报

贺阳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可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抗生素治疗、非甾体抗炎药、α受体阻滞剂、植物制剂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长时间坐姿不良等情况。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刺激,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2.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包括口服或注射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等。此方法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有效;可杀灭致病菌,控制感染发展。
3.非甾体抗炎药
常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通过口服给药。这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能减轻因慢性前列腺炎导致的下腹坠胀感及疼痛等症状。
4.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主要包括坦索罗辛、多沙唑嗪等,每日定时服用。这类药物能够松弛平滑肌细胞,改善排尿困难等问题。适用于存在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
5.植物制剂
植物制剂包括普适泰片、前列欣胶囊等,按医嘱规定剂量服用。这些草本提取物可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适合于辅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患者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久坐憋尿,以免加重病情。

2016-07-15 18: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包括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两部分。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为病原体感染,以逆行感染为主,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常有反复的尿路感染发作病史或前列腺按摩液中持续有致病菌存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多种复杂的原因和诱因引起的炎症、免疫、神经内分泌参与的错综的病理变化,导致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且常合并精神心理症状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

推荐医生更多

裘维焰 主任中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郑玉琴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